世衛(wèi)組織衛(wèi)生緊急項目執(zhí)行主任邁克爾·瑞安3月6日在日內瓦表示,尚無證據(jù)顯示新冠病毒會在夏季自行消失,,當前各國應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必須假設新冠病毒在夏天仍具有傳播能力。為此,,各國必須抓緊行動,,而不能指望新冠病毒會像流感病毒一樣在夏天自行消失。
現(xiàn)在在熱帶國家新加坡,,截至3月7日,,累計確診138例新冠肺炎。同時,,正處于夏季的澳大利亞至3月8日也確診77例新冠肺炎,,而且有3例病人死亡。這說明即便面對炎熱的夏天,,新冠病毒也毫不退讓,。
因此,抗擊新冠肺炎很有可能進入打持久戰(zhàn)的模式,。對待這種長期伴隨人類的傳染病,,歷史經驗告訴人類,需要以預防為先和預防為主才有可能打贏這場持久戰(zhàn),。
阻擊新冠肺炎,,預防是未來更為重要的方式。以預防為主除了要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如不吃野味等,,同時要研發(fā)疫苗和特效藥物,兩者并行不悖,。研發(fā)疫苗是當務之急,,也是重要的阻擊方式。就像人類應對乙肝,主要就是靠疫苗才有效控制住了乙肝,,取得了初步的勝利,。
在未來這場以預防為主的戰(zhàn)役中,由于病毒的長期存在,,它會持續(xù)不斷地提醒人類要加快速度研發(fā)出有效的疫苗,。乙肝在中國被控制也為中國和世界控制新冠肺炎提供了相似的路徑、經驗和可復制的模式,。20世紀80年代中國乙肝患病率比較高,,1992年全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中國1歲至59歲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者高達9.75%,,全國約1.2億人感染乙肝病毒,。
針對乙肝,治療當然是重要的方式,,但最有效的方式是研發(fā)疫苗,,并靠接種預防,尤其是對于新生兒最為有利,。后者如果感染乙肝病毒,未來90%以上將轉為慢性乙肝,,以及發(fā)展為肝硬化,、肝癌等。
1986年,,美國默沙東公司的第一支基因工程疫苗——重組DNA(rDNA)乙肝疫苗獲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批準上市,。1989年,默沙東承諾不收取任何專利費或利潤,,將這一生產技術轉讓給中國,。1993年,中國生產出第一批重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并開始接種,。
從1993年開始到2018年的25年間,,以每年2000萬新生兒計算,中國至少有5億新生兒接種了乙肝疫苗,。1992年以來中國至少有效減少兒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者近1900萬人,。
2012年5月,世衛(wèi)組織正式承認,,中國實現(xiàn)了將5歲以下兒童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率降至2%以下的目標,,為其他發(fā)展中國家樹立了典范。
如果新冠肺炎長期伴隨人類,,就應當研發(fā)出疫苗并仿效對待乙肝進行防御,,由此才有可能獲取抗御新冠肺炎的全面勝利。還有一種可能是,新冠肺炎未來將變得像流感一樣,,每年都會騷擾人類,,因此,也需要靠疫苗接種的手段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