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3月,,各地中小學陸續(xù)開啟春季學期,。北京市呼家樓中心小學學生小林整理著寒假作業(yè)清單,,跑步,、跳繩,、籃球……項目后一一畫上“對鉤”,,這個寒假,,他的體育鍛煉一天也沒落下,。
與運動為伴,,孩子們度過了一個充實積極的寒假,還將迎來一個健康快樂的新學期,。從給孩子留一份體育作業(yè),,到在校園保證每天一小時鍛煉,從強健體格到塑造人格,,體育對于青少年成長的多元價值得到越來越多人認可,。
假期健身形式多樣
“今兒練了嗎?”天津市體育局在剛剛過去的冬天發(fā)起這一網絡話題,,吸引了不少家長和孩子每天“簽到”“打卡”,。或分享居家健身小妙招,,或交流體能訓練心得,,大家收獲滿滿。市民陳樹把兒子通過跳繩矯正體態(tài)的視頻發(fā)出來,,孩子從總打磕絆到挺直腰板兒,、一分鐘連跳160下,獲得了數百人點贊,。
科學健身至關重要,。怎樣改善圓肩駝背?如何提高四肢力量,?哪些親子游戲好玩有益,?中國中學生體育協會組織20名體育教師錄制教學視頻,從大年初一開始連續(xù)推出20期《我是體育教師——寒假總動員》,,對全國青少年和家長進行指導,。
運動鍛煉貴在堅持。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在假期開展“云煉營”活動,,學生每日上傳鍛煉照片和心率等數據,,學校進行綜合排名,,鼓勵學生爭做“運動小達人”。市民侯女士的女兒在完成規(guī)定運動外,,還主動給自己加練,,“一個假期堅持下來,做起健身操來越來越有范兒”,。
體態(tài)健康引起關注
每周至少打3次羽毛球,,騎行10公里——除了學校的體育作業(yè),廣東省深圳市的盧女士常帶著小學五年級的兒子額外加練,,“最近發(fā)現兒子有點駝背,,走路時往前探脖子,希望運動能夠幫他調整體態(tài),?!?/p>
盧女士的考慮不無道理。調查顯示,,我國有近八成兒童青少年存在身體姿態(tài)問題,,脊柱側彎較為常見。根據多年臨床治療觀察,,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yī)學研究所運動健康中心主任厲彥虎認為,,脊柱健康問題會對青少年身體發(fā)育產生連鎖不良反應,如誘發(fā)視力障礙,、影響情緒和性格等,,應當引起重視。
“不少孩子脊柱側彎是長期不良生活習慣積累引發(fā)的,,容易被家長忽視,。”中國教科院體衛(wèi)藝研究所所長吳鍵說,,教育部在回復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相關提案時指出,,國家正在制訂新的學生常見病監(jiān)測計劃,擬將脊柱彎曲異常列為定期體檢項目,。
同濟大學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張端鴻建議,,學校應為每一名學生建立體質健康檔案,并根據相關數據分析結果制訂個性化運動計劃:“只有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了然于心,,學校才能更有針對性地開展體育活動?!?/p>
體育教育創(chuàng)新開展
在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引導下,,體育教育受到越來越高的重視,也有了越來越多的嘗試,。
廣東省東莞市長安鎮(zhèn)第二小學的體育課開展得有聲有色,,還開設了高爾夫球,、定向越野、舞龍舞獅等特色體育項目,,讓不同學齡段孩子有更豐富的選擇,。校長袁肖娟說:“我們鼓勵學生參與,讓孩子在運動中感受快樂,、獲得健康,、超越自我?!?/p>
“學校體育教育邁向新階段,,體育課要看熱鬧,更要看門道,?!眳擎I說,要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特點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不斷改進教學手段,、豐富教學資源、提高課程質量,。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qū)教研院體育教研員車純認為,,要減少學生“喜歡體育項目但不愛上體育課”的現象,讓學生主動融入校園體育生活,。
讓校園體育活動更充實,,競賽是有力抓手。遼寧省教育廳推行“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學校體育教學模式改革,,形成了校內競賽,、校際聯賽、區(qū)域選拔賽以及國際交流賽有序銜接的競賽體系,。據了解,,遼寧省每年有近3萬名優(yōu)秀學生運動員通過各級比賽,站上全省級別的舞臺,。
“我們希望讓每個學生至少掌握一項專項運動技能,,至少參加過一次校園體育競賽,形成‘人人有項目,、班班有隊伍,、月月有賽事、校校有品牌’的常態(tài)化體育訓練競賽新機制,,推動學生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fā)展,。”遼寧省教育廳廳長馮守權說,。
《人民日報》( 2021年03月02日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