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有很多奇怪的聲音讓我們感到抓狂,,比如指甲劃黑板的聲音讓人聽起來非常難受,,那么這是為什么呢,?
想說清這個問題,,還要回到很久很久以前。那時我們的老祖宗常年在野外生活,,不僅需要找到食物喂飽自己,,同時還要時刻注意身邊是否有猛獸的威脅。時間久了人類本能地對大型肉食動物咬人類頭骨,、肩胛骨等牙齒摩擦人體骨骼的聲音極其敏感——一旦聽到這樣的聲音就會警覺起來,。
這種對危險聲音的恐懼就這么一代一代傳到了今天。所以就算現(xiàn)在不用打獵求生了聽到這類聲音人還是會本能反感,。而科學(xué)家們研究發(fā)現(xiàn),,指甲劃黑板的聲音正好和這類聲音頻率類似,所以聽到指甲劃黑板的聲音就相當(dāng)于聽到了人類被猛獸吃掉的聲音,,會讓我們非常難受,。
為了搞清楚這個反應(yīng)是大腦哪個地方搞的事,英國紐卡斯?fàn)柎髮W(xué)醫(yī)學(xué)院的神經(jīng)學(xué)家?guī)鞝栺R招募了13名健康的志愿者,,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發(fā)現(xiàn)人類大腦中負責(zé)感知聲音的聽覺部分和控制情緒的杏仁核相互作用,,聲音越難聽杏仁核越活躍。指甲劃過黑板的聲音經(jīng)過耳蝸放大傳入大腦后刺激了杏仁核,,一旦超過了杏仁核能承受的底線它就要鬧情緒了,。這個時候杏仁核會把厭惡、恐懼等負面情緒直接傳給聽覺皮層,。簡單一點說,,在2000Hz—5000Hz頻段的聲音是讓杏仁核感到不爽的,聽到這種聲音就像在人耳朵里放了顆瘋狂彈跳的玻璃彈珠,。
早在1986年,,美國西北大學(xué)的3位科學(xué)家也做過一個類似實驗。一般情況下人類能聽到的聲波頻率在20Hz—20000Hz,。
研究人員將一段聲音分成了低,、中、高頻3部分,,他們發(fā)現(xiàn),,將錄音中的高頻聲音去掉,仍然會引起受試者的厭惡,。但如果把中頻聲音過濾掉即把2000Hz— 4000Hz的聲音過濾掉,,受試者就沒有那么反感了,有時甚至?xí)X得這些聲音有些悅耳,。也就是說令人反感的聲音頻率集中在2000Hz—4000Hz,。這樣的結(jié)論基本上和庫爾馬的實驗結(jié)果一致。而指甲劃黑板的聲音頻率恰好在這個范圍里,。所以一旦聽到這樣的聲音你的身體就會自然而然地發(fā)出抵抗情緒,。
如果你實在受不了這種聲音,,不妨從現(xiàn)在開始就給自己洗腦,它們是好聽的,、是美妙的音樂,、是優(yōu)美的旋律。說不定下次再聽到指甲劃黑板的聲音就沒那么刺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