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印象里,,一包方便面要多少錢,?1元?3元?5元,?隨著Express速達面館、滿漢宴,、極味館,、拉面說、勁面堂等進入人們視野,,動輒10元,、20元,堪比實體店拉面的價格,,讓很多網(wǎng)友大呼:方便面還是我認識的那個“它”嗎,?(中新網(wǎng)10月19日)
幾年前,媒體還有過方便面失寵的報道,,究其原因,,外賣這個競爭對手的異軍突起是主要原因。論價廉,,方便面勝出,,但現(xiàn)在的年輕人對價格沒那么敏感;論方便,,外賣勝出——既不用開火,、又不用洗碗;加上外賣的種類口味繁多,,因此方便面的不少客戶被外賣行業(yè)給撬走了,。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就是人們對健康的敏感度提高了,。不僅是方便面這樣的“國民食品”,,香煙、速溶咖啡,、可樂,、薯片,、巧克力、糕點,、糖果等快消品的銷售都有所下滑,。
方便面企業(yè)的自救,正是著眼于消費者痛點展開的,,價高只是最顯眼的一個元素罷了,。這些動輒10元、20元的方便面,,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方便面有很大區(qū)別,,相比于被網(wǎng)友調(diào)侃“一年宰不了一頭牛”的某品牌牛肉面,,高端方便面的叉燒肉,、日式木耳絲、東海海苔卻是真材實料,,強調(diào)“所見即所得”,。又有蔬菜又有肉,保質(zhì)期只有60天,,的確給人的感覺是更營養(yǎng),、更新鮮。成本提高,,價格自然水漲船高,,消費者也因為更有獲得感而樂意埋單。
之所以選擇10元至20元這個“賽道”,,的確有與外賣一較高下之意,。隨著近兩年外賣市場逐漸進入寡頭競爭階段,“燒錢補貼”力度大不如前,,外賣的平均價格也不斷上漲,,加之近兩年不斷爆出的食品安全問題,都為方便面企業(yè)后來居上提供了契機,。此消彼長的背景下,,的確有不少吃膩了外賣的年輕消費者愿意再給方便面一次機會,他們對價格沒有那么敏感,,卻對口味、健康和差異化更加在意,。事實上,,10元的價格,在一線城市也未必能去面館吃一頓,,何況方便面的便捷程度還更高,。 方便面市場刮起“高端風”,,并不意味著集體漲價,消費者仍有大量低價方便面可以選擇,。進一步說,,這更像是企業(yè)在壓力下開掘增量市場的一種努力,目的是吸引年輕消費者對方便面重新認識,。這意味著,,在嘗鮮之后,很多人可能還是會覺得其華而不實而放棄,,“高端風”未必能刮得久,,遠不到下定論的時候。毫無疑問的是,,外賣與方便食品的較量,,不會立刻結(jié)束,誰能夠在健康和便捷上滿足消費者,,誰就會贏得市場,、贏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