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女娃含著棒棒糖午睡,,一覺醒來,棒棒糖神奇消失。醫(yī)生緊急手術,,從孩子消化道取出了長達6厘米的塑料糖棍。專家提醒,春節(jié)期間,謹防幼兒誤吞各種異物,,避免發(fā)生意外傷害。
女娃小名叫朵朵(化名),,來自荊門,。1月14日中午,奶奶為哄她睡午覺,,就讓朵朵含著棒棒糖睡下,。恰好有鄰居來串門,奶奶便將朵朵獨自放在房間睡覺,。過了不到半個小時,,奶奶聽見朵朵的哭聲,回房查看時,,發(fā)現朵朵含在嘴里的棒棒糖不見了,,床上、地上找遍也沒有,。
意識到情況嚴重,奶奶立即將朵朵送到當地醫(yī)院檢查,,X光片顯示,,朵朵胃部隱約有條淺淺的、細長的條狀異物,,高度懷疑可能就是“失蹤”的棒棒糖棍,。醫(yī)生建議家人將朵朵轉往武漢。
當晚7點,,朵朵被送到武漢兒童醫(yī)院,,此時距朵朵吞下異物已經6個小時。該院消化內科二病區(qū)主任醫(yī)師彭罕鳴立即為朵朵緊急手術,,在內鏡中心護士長徐平平配合下,,通過內鏡,用異物鉗完整地將一根長6厘米的塑料糖棍取出,。所幸送醫(yī)和手術及時,,未見腸梗阻及消化道穿孔癥狀。據悉,,武漢兒童醫(yī)院每年都會遇到兩三例誤吞棒棒糖棍的小患者,,棍子一般會順利通過食道、胃,進入腸管后容易卡在十二指腸處,,最后戳穿腸管,,導致生命危險。
彭罕鳴提醒,,家長給年齡小的孩子吃棒棒糖要加強看護,,如果孩子不慎吸入棒棒糖棍等異物,要及時就診,,越早治療對孩子危害越小,,早期可以通過胃鏡取出;切勿抱有僥幸心理,,一旦延誤治療,,容易造成刺破胃腸道壁,甚至刺傷周圍大血管等后果,,家長們一定要注意,。
彭罕鳴介紹,兒童吞入異物的情況一般分為三大類:氣道異物,、食道異物和胃腸道異物,。其中,氣道異物卡在喉管或支氣管處最危險,。尖尖的棗核,、開口的別針、紐扣,、紐扣電池,、能造成腸子穿孔的磁力珠……很多看似不起眼的東西,都能被孩子們莫名其妙地誤食,。醫(yī)生提醒,,春節(jié)臨近,家家戶戶都備足了年貨過年,,其中不乏糖果,、餅干、年糕,、瓜子,、堅果等等之類,春節(jié)期間歡聚,,別忘加強對幼兒的看護,,以防喂食嬰幼兒或孩子玩耍時不小心誤吞了異物在氣管或食管,引發(fā)危險,。(記者王春嵐 通訊員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