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院的一名碩士生在社交平臺舉報該院副教授錢逢勝涉嫌猥褻,,并表示已向校方舉報。
12月9日晚間,,上海財經大學在微博上發(fā)布消息,對涉嫌猥褻女大學生的該校副教授錢逢勝給予開除,并按程序報請上級部門批準,,撤銷其副教授專業(yè)技術職務,,撤銷其教師資格。鑒于錢逢勝的行為,,后續(xù)或涉及刑事追責,。
錢逢勝身為大學教師,將女學生哄騙上車,,在車內進行猥褻,,嚴重違反師德。學校接到舉報后,,迅速展開調查,,進行處理。這起事件得以及時查處,,關鍵在于當事人具有自我保護意識,,事后找專業(yè)律師咨詢,并在律師指導下固定相關證據,。錄音,、微信截圖俱在,為調查和處理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極其有利的條件,。
該女生進行取證的做法,,值得贊賞。網上有些人認為該女生“有心機”,,這完全是錯誤的看法,。要知道,她是在錢逢勝在微信上百般騷擾之后才采取自我保護舉動,,而不是一個孤立的行為,,更不存在誘使對方上鉤的意圖。許多性侵事件要么不了了之,,要么查不下去,,問題就在于證據不足,只能眼睜睜看著性騷擾者逃脫懲罰,。
重視證據,,尊重程序,這當然是法治精神的體現,。不過,,對于性侵問題,除了從法律方面施以懲戒,,從職業(yè)規(guī)范上形成高壓態(tài)勢也很關鍵,讓“咸濕佬”不敢伸手妄為,。
在這方面教育部早有表態(tài),,對觸犯師德紅線,、侵害學生的行為,堅持“零容忍”態(tài)度,,發(fā)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態(tài)度有了,,那么在日常施行中,如何體現這一點呢,?這就要化被動為主動,,學校不能坐等受害人上門舉報,而應在日常管理制度建設中扎好籬笆,,建好防火墻,,保護學生遠離性侵。
具體而言,,學校對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行為應作出規(guī)范,,以避免性侵事件發(fā)生。比如,,性侵問題一般發(fā)生在老師與學生單獨相處的環(huán)境下,,學校就可以制定這種情況下的行為規(guī)范,并廣而告之,,讓老師和學生都明白相處的界限在哪里,。
相對于老師,學生是弱勢一方,,所以學校應該鼓勵學生在遭到任何形式的性侵時敢于站出來舉報,,維護自身合法權利。對于學生反映情況和舉報,,學校應積極介入,,采取適當和必要的措施。即便學生拿不出過硬的證據,,對涉嫌性侵的老師進行約談,、口頭警告,一定程度上也可防止侵害行為擴大,。
據悉,,錢逢勝很可能是猥褻女學生的“慣犯”,但在過去十多年里一直沒有受過什么處罰,,這不僅使其變本加厲,,越發(fā)囂張,也使得受其傷害的女生人數不斷增加。如果當年學生有勇氣舉報,,而學校及時加以干預,,也許不會等到今天才揪出這個害群之馬。
“零容忍”,,應落實到日常管理之中,,形成可操作的規(guī)范,這樣才能保護學生遠離性騷擾,,遠離“錢逢勝”們的咸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