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從省有關部門了解到,,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修復取得重大進展,,京津冀周邊及汾渭平原廢棄露天礦山生態(tài)修復項目主體已全部完工,進入竣工驗收階段,。這些項目涉及7市27縣,,累計治理面積2859公頃,。
今年5月,,省委,、省政府印發(fā)《山西省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規(guī)劃》,將推進汾河保護與治理,、五湖治理,、開展國土綠化彩化財化行動、推進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等作為重點任務,。
在黃河流域重點地區(qū),我省大力開展廢棄露天礦山生態(tài)修復,,在6市29縣實施了1223公頃治理修復任務,。扎實推進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態(tài)保護修復工程試點項目,總投資83.07億元,,涉及2個市和6個縣(市,、區(qū))共81個項目,治理面積1472.95平方公里,;項目完成后,,可綜合治理地表塌陷及地質災害面積74.77平方公里,水源涵養(yǎng)面積233平方公里,農用地整治面積44.10平方公里,,溝坡治理面積34.09平方公里,。探索推進國家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爭取國家試點項目20個,,通過項目實施,,可新增耕地面積4.3萬畝,調整基本農田面積4000余畝,,結余建設用地面積8000余畝,,有力保障了我省鄉(xiāng)村振興用地需求。
目前,,全省有主礦山生態(tài)修復制度建設已成體系,,依據(jù)“誰破壞,誰治理”原則,,有序開展有主礦山生態(tài)修復,。無主礦山生態(tài)修復制度建設穩(wěn)步推進,通過探索生態(tài)保護修復多元化投入機制,,建立市場化運作,、科學化治理的生態(tài)修復模式。我省還啟動歷史遺留礦山核查工作,,全面準確清查全省歷史遺留礦山的基本情況,,推動“減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