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電影教育的初期,學習電影藝術和熱愛電影的學子們,,更多的是通過藝術院校完成技術方面的培訓,,于是北京電影學院在幾十年的奮斗中培養(yǎng)了大量的影視業(yè)的各種人才,,為國家和民族的電影事業(yè)作出了突出貢獻,。隨著我國電影業(yè)的發(fā)展和世界電影技術,、藝術的進步,今天電影事業(yè)已經開始走向普及和更高的階段,,這就需要我們?yōu)殡娪八囆g教育事業(yè)劃分新的層次,實現(xiàn)新的定位和目標,。
在電影藝術教育中,,表演藝術的教育是非常特殊的一種,尤其電影中的表演,,是以展現(xiàn)人物的個性和素質為第一性原則的,,這就要求我們對于表演藝術人才的教育,其目的不僅是對于表演技巧和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更需要對人才進行全方位的提升,,使其的人生被藝術所“點亮”。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成功的表演藝術家,,而非僅掌握技巧的演員,。
具體而言,表演藝術人才的教育需要重點注重以下三點:
第一,,要有成熟的表演技巧與境界,。表演藝術的境界體現(xiàn)了藝術家的水準和高度,,對塑造出經典形象的藝術家而言,“精益求精的表演態(tài)度”和“高超的表演境界”缺一不可,,只有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藝術水準和藝術修養(yǎng),,并時刻秉持著“工匠精神”來對待表演藝術創(chuàng)作,才是成熟的表演藝術人才,。
第二,,要去擁抱生活,體驗人性,。表演需要在鮮活的生活體驗中來獲取靈感,,只有徹底地擁抱生活、深刻地體驗人性,,才能夠把握住每一個角色的復雜內心,,進而完成好表演。尤其我們現(xiàn)在的本科生,,大都是十八九歲的年紀,,正是逐漸學習和認知人生的年齡,因此對于他們的教育,,就需要在傳授表演技巧的基礎之上,,逐漸引導他們學習人生、熟悉社會,、熟知人性,。
第三,要通過點亮自己的人生來引領觀眾,。只有熱愛著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只有對自己要表現(xiàn)的故事、要塑造的角色充滿興趣,,一個表演者才能夠在表演中展現(xiàn)出超越人性的,、超凡脫俗的美感,并且得到觀眾的共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每個國家也都有自己獨特的品格,丟掉了自己的個性就失去了藝術的感染力,。70年來,,北京電影學院無數(shù)畢業(yè)生共同塑造了中國電影和中國電影人的獨特精神風貌,我們不必妄自菲薄,,也不必過度迷信國外藝術創(chuàng)作與評價標準,、甚至唯西方價值觀馬首是瞻。不論是表演藝術家,還是其他藝術工作者,,都需要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充滿自信和熱愛,,才能創(chuàng)作出更多更好的藝術作品。而我們的高等藝術教育,,也要深入探索與時代俱進的新的藝術教育模式,,才能培養(yǎng)出更多有文化、有修養(yǎng),、德藝雙馨的藝術人才,。
作者:齊士龍(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教授、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10日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