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力量和信心——抗擊疫情見證物展”上,,一個小女孩正在用充氣錘擊打卡通“病毒”。
如何讓文物活起來,,我市的解題思路之一是:打造“身邊博物館”,,讓文物走近百姓、走進生活,?!耙郧翱凑故俏业讲┪镳^去,現(xiàn)在看展是博物館來到我身邊,?!?月18日,位于我市西緝虎營的普光寺經(jīng)修繕后重新開放,,太原北齊壁畫博物館組織的一場“北齊徐顯秀墓壁畫”宣傳展示活動在這里布展,,市民對“身邊博物館”的到來頗感驚喜。
保存完好的北齊徐顯秀墓壁畫被認為對中國繪畫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歷史,。在普光寺的兩間展廳,陳列有“北齊徐顯秀墓壁畫”字樣的多塊展板,。在印有“墓室東,、西、北壁拼接圖”“墓室西壁·墓主人出行圖”“墓室東壁·墓主夫人出行圖”等字樣的展板前,,不時有市民湊近細看,。
“在家門口就能領(lǐng)略200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之一的風采,真是很難得,?!笔忻駵貋嗆姸⒅怪魅顺鲂袌D和墓主夫人出行圖,饒有興趣地和朋友分享他的發(fā)現(xiàn):“圖中有趣的是,,隨從人員的面容差異很大,,不像來自同一個民族,他們的服飾、頭飾差別也很大,。太原自古就有‘錦繡太原城’的美譽,,譽從何來,一個好的文博展覽,,無疑是在幫我們多打開一扇了解這座城市的窗,。”
徐顯秀墓壁畫的展示活動來到群眾身邊,,展出圖的一些細微處能夠被市民欣賞,、關(guān)注,這讓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博研究館員常一民感到欣喜:“徐顯秀墓壁畫有重要價值,,在于它是到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北朝時期大型磚石結(jié)構(gòu)壁畫墓,。壁畫被科學發(fā)掘,其中有大量文化元素都是看點,,壁畫中人們的服飾,、馬具、樂器等,,體現(xiàn)出了北朝時期民族間的融合匯聚,、多元文化的交流互動。從一些飾物含有的明顯外來文化元素中,,也能窺見那個時代善于學習,、兼收并蓄的文化特征?!?/p>
在普光寺,,“力量和信心——抗擊疫情見證物展”用百余件展品多方位、多角度地回顧了我市疫情防控的真實歷程,。在“抗擊疫情見證物展”的四個展廳,,觀展者可跟著“請戰(zhàn)書”“手寫日記”等一件件展品,從“歡笑聲喧,,隱約硝煙起”處,,來到“同舟共濟,英雄逆風行”,,再到“眾志成城,,萬眾共一心”,最后一起“迎接勝利,,看繁花似錦”,。
一件直徑約為160厘米的布制卡通“病毒”備受觀展者喜愛。一個可愛的小女孩戴著口罩走近“病毒”,,用充氣錘擊打“病毒”并大聲喊:“叫你威風!還敢威風嗎?,!”玩偶設(shè)計者岳春青說,,這個不受待見的卡通“病毒”用了15米面料、65公斤蓬松棉,,由王秀萍等人一起用時10天縫制,、填充完成?!白寘⒄谷撕驼蛊分g可以互動,,這是我的設(shè)計思路之一;另外的一個想法是,,借由這么一件展品,,希望人們記住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和必勝信心,?!?“留住歷史根脈、傳承中華文明,,讓文物說話,,從而讓人們更好地感悟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增強文化自信,,這是每一位文物工作者的責任和擔當,。”天龍山石窟博物館館長于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