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4日,太原最古老的寺院——普光寺修繕工程已經(jīng)完成,,現(xiàn)正封閉收尾,,預計下月將免費開放。
普光寺位于太原市西緝虎營,,此前年久失修,,寺內(nèi)建筑殘損嚴重,亟待修復,。2013年5月,,太原市政府決定修繕(復)普光寺,同年9月修繕工程開工,,項目規(guī)劃占地面積5112.29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923.3平方米,工程內(nèi)容包括土建安裝,、彩塑,、壁畫、彩繪,、監(jiān)控等工程,。
據(jù)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陽曲縣志》記載,該寺始建于東漢建安年間(196年—220年),,距今約1800年,,唐初被命名為普照寺,為避武則天(武曌)諱改為普光寺,。普光寺舊時就享有“普光第一地”的美譽?,F(xiàn)存建筑為坐北朝南、重院建筑,。有過殿,、大殿、西廂房共13間,,這些建筑斗拱碩大,,簡潔莊重,。專家已認定為元代遺構(gòu),是元代建筑的典范之作,。普光寺另一個歷史價值在于其是漢藏民族文化交流的圣地,。元朝建立后,開始對藏傳佛教進行大力倡導,。忽必烈所冊封的國師西藏名僧八思巴曾多次蒞晉朝臺,,途中住普光寺中,成為太原歷史上的一段佳話,。
普光寺還是我國儒,、佛、道三教合一的歷史見證,,寺中原有一座供奉呂洞賓的“迎仙院”,,顯示了太原古城作為多民族融合的歷史舞臺所特有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