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5月21日下午,,市建設部門督導組負責人召集汾河三期工程西岸景觀工程各標段項目經理,,就最后剩余地段的草坪栽植、園區(qū)道路鋪裝工作,,進行安排督導,。要求在兩至三日內,,全面完成汾河景區(qū)三期南延工程,確保新建景區(qū)在6 月初向市民開放,。
當日的太原,,氣溫急劇升高,已是滿滿的盛夏感覺,。站在古城橋畔經過美化治理后的汾河岸邊,,碧水蕩漾,芳草萋萋,樹木婆娑,,清風陣陣,,對這座城市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汾河三期工程北起祥云橋南500米,,南至迎賓橋南2 公里,,全長12公里。經過建設者兩年多的努力,,這里的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河道總寬度達到了450米,,水面平均寬度約300米,兩岸景觀綠地平均寬度約150米,。三期工程與已建成的汾河景區(qū),,共同構成了太原城區(qū)汾河段30多公里的超級景觀帶和城市綠肺。
我市汾河景區(qū)建設,,得到了聯(lián)合國的肯定,。沿汾河的地市,積極借鑒我市經驗,,也分別對轄區(qū)內的城區(qū)汾河段進行了高標準高質量的治理美化,。國內不少城市,也來我市取經學習,,把汾河景區(qū)模式在他們的城市落地,。
三期工程的建成,讓我市在汾河內新增水面面積380萬平方米,,兩岸新增綠地面積約175萬平方米,。與汾河景區(qū)建成段合并形成了891萬平方米的水面和515萬平方米的綠地,蓄水總量達到2450萬立方米,。建成區(qū)內夏季最高氣溫可比市區(qū)降低3℃左右,,相對濕度提高10%至20%,局部地區(qū)的揚塵抑制效果良好,,對省城太原防洪排澇,、凈化空氣、消除水體污染,、調節(jié)氣溫,、增加空氣濕度起到了重要作用,。與已建成的一二期工程相比,,汾河三期工程水面更寬,從200米擴展到了300米,。此前的建成段水深平均2米左右,,三期工程為確保第二屆全國青運會水上項目比賽正常進行,水深加深至4米,,最深處的蓄水水位達到7米,。
屹立在古城橋東端北側的二青會水上項目終點塔,,猶如一艘起航大船,與寬闊的水面構成一個整體,,這也是我市首次建設的水上項目體育設施,。在服務二青會正式比賽后,這里將會是市民體驗水上運動樂趣的首選地,。位于祥云橋西端南側的沙灘排球場,,也是汾河三期工程的新建項目。6片場地依水而設,,相信會有不少的市民今后在這里盡情體驗運動樂趣,。此外,三期工程全段還設置了7 座籃球場,、3座五人制足球場,,以及一處兒童游樂場。
水是一座城市的靈魂,。三期工程最大的亮點是可以實現(xiàn)12公里水面自由通航,。汾河景區(qū)建成段河道內蓄水是通過平均每2 公里至2.5公里設置一道橡膠壩來完成的,游船只能在不到1.5公里的河道內通行,,建成以后的三期工程1#和2#蓄水池之間會設置船閘,,可真正實現(xiàn)三期工程全段旅游船只通行的愿望。兩座壅水閘壩,,分別布置于古城橋下游300米處三期工程治理段末端主槽內,。閘壩分隔形成的2座蓄水池,池長分別為7.4公里和4.4公里,。目前,,兩座閘壩基本建成,施工人員正在噴涂護欄,,開始調試設備,。從施工現(xiàn)場可以清晰地看到,船閘設置在壅水閘的中間,,充分利用現(xiàn)有主槽作為主航道,。今后太原也可以看到航船過閘的情景。為確保船只頻繁過閘不造成水量流失,,三期工程建設者配備了專用設備,,船閘運行所消耗的水量利用布置在邊墩內的水泵從下游向上游回補。
汾河景區(qū)三期綠化以喬木,、灌木,、草皮為主,做到了無裸露黃土、綠地全覆蓋,。其中,,常綠喬木達18種,落葉喬木53種,。景區(qū)內還設置了近20座停車場,,兩岸的大堤公路寬8米,由紅藍兩種顏色瀝青鋪筑,,看上去別有一番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