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安徽到上海打工已整整18年,。每年一到臘月底,,我們一家三口總要想方設(shè)法返鄉(xiāng)過年,與留守家園的老人團聚,。過年后又辭別故鄉(xiāng),,再次回到打工的地方。
安徽到上海,,往返一趟將近1000公里,。這段路程,如今不算啥,,在過去那可真不容易,。
記得我們剛來上海那幾年,是乘坐中巴車出門的,。那些中巴車都是民營的,,一輛車里擠了三四十人。在狹小的空間內(nèi),,座位不夠,,就放置幾條長板凳和數(shù)只小板凳,人挨人,,頭碰頭,。最難熬的是夏天,車里沒有空調(diào),,整個車廂就像一個大蒸籠,。
這樣的長途跋涉,遇到晴好天氣倒還將就,,若是碰上大雪封路,、道路結(jié)冰,,不折騰十幾個小時,根本到不了目的地,。
那些車經(jīng)常晚上發(fā)車,,或者是凌晨三四點鐘發(fā)車。為了能乘上車子,,我們經(jīng)常一兩點鐘就得起床,。
再往后幾年,鎮(zhèn)上有人購置了幾輛大巴,,開始合伙跑長途,。大巴相比中巴,車況和性能都好了許多,,安全性也有保障,。一到春運,不少大巴老板們還從上海的旅游公司租賃大巴,,聘請司機增加車輛,。即使這樣,仍難以滿足乘客出行的需求,。
這些大巴車就在老家的小鎮(zhèn)上駐點。每逢年后出門,,我們的行李箱都塞得滿滿的,。為了方便,多數(shù)時候我們會選擇乘坐大巴出行,。而年前返鄉(xiāng),,我們則會選擇乘坐火車。
乘坐火車,,又是另一番滋味,。
最早的時候,我們總是乘坐慢車(普快),,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綠皮火車,。慢車,就是大站小站站站停,,有時還臨時停車讓道,。就拿我們常走的上海到滁州的這段線路來說,約350公里,,走走停停要花6個小時,。
慢尚且能忍,最難忍的是擠,。為了能在節(jié)前趕回家與家人團聚,,每一節(jié)車廂都擠滿了乘客,。車廂連接處、過道里站滿了人,,甚至連廁所里,、椅背上都擠滿了人。那時候,,大家都是拼了命地擠上車,,從車門擠不進去的,就從車窗往里爬,。有的是一家子,,這個剛擠進去,那個還沒擠進去,,火車就開動了,。
從1997年到2004年,中國鐵路實行了好幾次大面積提速,。那時,,也有快速、特快,、直達列車可供選乘,。由于綠皮火車票價低,大多數(shù)打工者出行還是選擇乘坐慢車,。
隨著2008年京津城際鐵路和2009年合武高鐵,、武廣高鐵相繼通車,我國高鐵飛速發(fā)展,。飛馳穿梭在高鐵線上的“和諧號”“復(fù)興號”動車組列車,,快如閃電,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出行,,極大地改善了人們乘坐的舒適度,,也大大縮短了人們出行的時間。還拿上海到滁州來說,,最快只要一個半小時左右就能到家了,。
如今,那承載過我們太多回憶的綠皮火車漸漸淡出歷史舞臺,。坐在寬敞,、整潔的動車車廂里,人們有說有笑,,心情輕松而愉悅,,真是一種享受啊。
回首過去,,從搖晃顛簸的中巴,,到風(fēng)馳電掣的高鐵,,我國交通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有目共睹。我們是中國地面交通的參與者,,也是見證人,。我們見證了中國高鐵的飛速發(fā)展,這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科技創(chuàng)新帶來的輝煌成就,它帶來的是極大的便捷和舒適,,真正給廣大老百姓的出行帶來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