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苗是個好后生,!”在文廟街道上馬街一社區(qū),,有個大家都喜歡的“好后生”王相,老鄰居都親切地叫他的小名“苗苗”,。照顧生病的獨居老人,,擔當疫情防控志愿者……他的身影常常出現在大家需要的地方。
照顧獨居老人
王相住在上馬街一社區(qū),,隔壁有位八旬獨居老人,,他見面都會親熱地叫聲“奶奶”。
有一次,,王相一開門,,樓道里一股濃煙襲來。原來,,隔壁奶奶和她女兒包餃子,,結果忘記了灶上的油鍋,油鍋起火燒著了油煙機,,幸虧發(fā)現及時滅了火,,但奶奶也沒法做飯了??粗棠碳乙黄墙?,王相邀請老人一家在他家吃了飯。飯后,,王相又開車載著老人的女兒去商場,,買了臺新油煙機。
還有一次,,奶奶身體不舒服,,王相看到后很著急,一邊照顧老人,,一邊聯(lián)系其家人,。直到老人的孫女趕到,他才放心地離開,。這樣的事例很多,,照顧隔壁奶奶,對王相而言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隔壁奶奶和我奶奶是老一輩的鄰居,,我奶奶已經過世,看到她,,就像看到自己的奶奶一樣親切,!”王相說。
承擔志愿服務
國慶期間,,上馬街一社區(qū)出現多名賦“黃碼”的居民,,一時間,核酸檢測采集點排滿了人,。
為了防止造成交叉感染,,社區(qū)為“黃碼”居民設立了兩條專用采集通道,需要志愿者負責維持現場秩序,。聽說此事,,王相從社區(qū)領上紅馬甲就趕到現場。他的小舅子是黨員,,一看姐夫上了“疫線”,,也跟著到了采集點與他并肩戰(zhàn)斗。
王相就職的山西焦煤集團位于萬柏林區(qū),,這段時間,,他暫時不能去上班,幫助社區(qū)防控便成為他每天的主要“工作”,。
這已經不是王相第一次擔當疫情防控志愿者,。今年4月份,,我市出現疫情后,他便和妻子一起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對于防控的流程,,他已經是“輕車熟路”。甭看他大大咧咧的,,但對待防控工作卻特別認真,。很多老人不會操作核酸檢測碼,他就一遍遍地耐心幫助,;有居民需要緊急藥品,,他就一一做好登記,并聯(lián)系朋友送來,;每次做核酸檢測,,他都早早趕到現場,配合社區(qū)工作人員開展工作,。
熱心幫助鄰里
作為土生土長的太原“后生”,,王相身上有太原男人特有的憨厚和直爽。雖然今年他就踏入40歲門檻,,但院里的老鄰居還是習慣地叫他的小名“苗苗”,。
“苗苗,看看我的手機,,咋發(fā)微信……”“苗苗,,我的車壞了,快幫我看看……”“苗苗,,物業(yè)電腦有問題,,還能修不……”“苗苗,我準備買車,,幫我參謀參謀……”大伙兒一聲招呼,,王相總是樂呵呵地上前幫忙。
“以前我家住在海子邊的大雜院里,,鄰居們相處得特別友好,,誰家打煤糕、搬煤球,,大伙兒都是一起幫忙?,F在,雖然我們住進了樓房,,但老鄰居們還在一個院,,彼此熟悉得就像一家人。不論在大雜院還是在樓房,咱太原人的實誠不能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