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wǎng) >> 新聞縱橫

沿著黃河看中國·第二季·美食篇 | 尋味鄭州:千年古都的舌尖盛宴

來源:正觀新聞 2025年03月18日 15:29

  “一箸一碗,,皆是山河?!秉S河,,這條流淌著五千年農(nóng)耕文明的血脈,不僅孕育了璀璨的文化,,更是滋養(yǎng)了黃河流域獨特的美食基因,。

  當二七塔的鐘聲喚醒沉睡三千年的煙火密碼,鄭州,,這座在黃河濤聲中孕育,、于商都遺址上崛起的華夏古邑,正以舌尖為經(jīng)緯,,編織著一部貫通古今的美食史詩,。

  從清晨的胡辣湯香氣到深夜的夜市煙火,從非遺老字號的堅守到國際風味的融合,,鄭州以開放包容的姿態(tài),,將歷史沉淀與時代創(chuàng)新融入每一道佳肴,成就了獨一無二的中原美食版圖,。

  非遺傳承:老字號里的鄭州味道

  一座城,,一碗面。燴面,,作為黃河“扇軸”鄭州的城市餐飲名片,,不僅映照著如今熙熙攘攘、煙火升騰的市井生活,,也氤氳著數(shù)千年來母親河哺育出的味蕾記憶,。

  程維田/圖

  而提到鄭州燴面,合記燴面無疑是繞不開的名字,。走進面館,,一股濃郁的羊肉香撲鼻而來,讓人瞬間食欲大增,。據(jù)介紹,,合記燴面選用上等羊肉,、羊骨,經(jīng)反復浸泡后下鍋,,加入二十余種天然調(diào)料煮肉,、制湯,將面粉加鹽和水反復揉搓成筋道的面團,,逐個制成面片,,再將面片拉成條狀入鍋、燴熟,,在制作工藝上始終堅持先漂后燴,、一鍋一碗的操作方法,,確保每碗燴面的品質(zhì)口感,。

  先嘗一口湯,濃郁醇厚,,滋味咸香,。再吃一口面,勁道十足,,軟硬適中,。饑餓之時來上一碗,讓人食欲大開,,一通“吸溜”過后,,面盡湯干、滿頭大汗,、暢快至極,。

  “這么多年,合記燴面一直沒變,,還是那個老味道,,隔兩天我就得來吃一頓?!?0多歲的張大爺是這家店的??汀τ诶相嵵萑藖碚f,,吃的不僅是面,,更是情懷,毫不夸張地說,,這碗面“燴”就了鄭州人的“紙短情長”,。

  自1950年開辦以來,合記燴面取得了數(shù)十項表彰成就,。2011年,,合記被商務部公布為第二批“中華老字號”,。2021年,合記作為鄭州燴面代表列入“河南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

  沒有什么事情是一碗燴面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碗,。吃完這碗合記燴面,,用咱河南話說:這才叫得勁兒哩!

  而作為河南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與合記燴面并稱為鄭州“老三記”的還有葛記燜餅和蔡記蒸餃,。葛記燜餅,以特制壇子肉燜制餅絲,,肉香與面香交融,,成為幾代鄭州人的味覺記憶。蔡記蒸餃則以松針鋪底蒸制,,皮薄餡鮮,,湯汁豐盈,百年技藝傳承至今,,被譽為“蒸餃界的藝術品”,。

  馬健/圖

  當然,胡辣湯的江湖地位更是不容小覷,。逍遙鎮(zhèn)胡辣湯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其熱辣濃香的口感,搭配油饃頭或水煎包,,成為鄭州人清晨的“靈魂喚醒劑”,。

  這些美味都離不開黃河的滋養(yǎng),黃河不僅賦予了這片土地肥沃的土壤,,更孕育了豐富的食材和獨特的烹飪技藝,,讓鄭州的美食文化得以世代傳承。

  市井煙火:美食街區(qū)的江湖魅力

  美食版圖,,因夜市與美食街的存在而更加鮮活,。燈火通明、煙火氣十足的美食街區(qū),,仿佛是黃河岸邊一顆顆璀璨的明珠,,映照著燦爛的飲食文化。

  健康路夜市(資料圖)李新華/圖

  健康路夜市被稱為“鄭州夜市界的扛把子”,,長達數(shù)公里的街道上,,燒烤、烤面筋,、涮牛肚等攤位林立,,煙火氣與市井味交織,,成為本地人與游客的深夜食堂。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夜色下的健康路夜市熱鬧喧囂、人潮擁擠,。道路兩側的數(shù)百個攤位上,,衣服、鞋子,、玩具,、零食、生活用品應有盡有,、琳瑯滿目,,吸引不少市民駐足選購;烤串,、臭豆腐,、烤冷面等各類美食散發(fā)著誘人的香味,,此起彼伏的吆喝聲讓這里煙火氣十足,。

  馬健/圖

  “天氣回暖了,晚上下班后,,和兩三好友一起出來逛逛,,吃吃喝喝、拍照打卡,,每個步行街人都特別多,,比白天還熱鬧?!弊笫忠槐滩?,右手一串面筋的小陳顯得很是輕松愜意。

  “春節(jié)以來,,店鋪生意特別好,,平時一天能賣300、400多單,,周末直接沖到500單,!”沿街的一家烤苕皮店門前“排起長龍”,店員介紹,,晚上7點以后客流量明顯增多,,來的晚只能排隊等候。

  德化街(資料圖)李新華/圖

  距離健康路夜市幾公里外的德化街,,同樣霓虹閃爍,、人流如織,。德化街作為百年商業(yè)街,不僅匯聚了熱干面,、烤面筋等全國小吃,,更保留了本土老字號小吃,傳統(tǒng)與潮流在此碰撞,。油香四溢的烤豬蹄,、酸辣可口的檸檬雞爪……街道兩旁,幾十家小吃攤位一字排開,,香味撲鼻,,引得市民和游客不時駐足品嘗,體驗味蕾爆炸的快感,。

  馬健/圖

  此外,,汝河路夜市、農(nóng)科路酒吧美食街等,,則以多元業(yè)態(tài)滿足不同人群需求,,從市井小吃到高端餐飲,鄭州的夜晚因美食而永不落幕,。

  “豫”時俱進:豫菜的破圈與新生

  “無魚不成宴,,無鯉不成席?!秉S河素有“銅頭,、鐵尾、豆腐腰”之說,,而鄭州恰恰位于“豆腐腰”上,。黃河流經(jīng)此處,地勢變得平坦,、開闊,,河水深淺適宜,適合鯉魚生長,。

  程維田/圖

  漫步鄭州的大街小巷,,但凡上些規(guī)模的中餐店,黃河大鯉魚都是撐門面的“硬菜”,。以阿五黃河大鯉魚為代表的餐企,,把紅燒黃河大鯉魚打造成了鄭州餐飲的一張名片,其以黃河元素,、鯉魚元素為主,,將鯉魚文化、黃河文化與餐廳融為一體,“我希望打造一座‘豫菜博物館’,,讓人們沉浸式品味豫菜,。”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樊勝武表示,。

  在傳承經(jīng)典的同時,,鄭州美食正以開放的姿態(tài)擁抱創(chuàng)新。豫菜的根基在于“五味調(diào)和,、質(zhì)味適中”的烹飪哲學,,這一理念在當代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力。如阿莊新豫菜以“傳承+原創(chuàng)+融合”的產(chǎn)品布局,,推出了“信陽黑豬肉叉燒”等融合新豫菜,,延續(xù)了豫菜“兼容并蓄”的文化基因。

  更具突破性的是豫菜的“走出去”與“引進來”,。眾多餐飲從業(yè)者致力于文化創(chuàng)新,,打造獨具特色的豫菜名片,推動豫菜走向全國乃至世界,。

  “目前鄭州市有83400余家餐飲店,,今年我們打算舉辦美食節(jié)等多種活動,堅持‘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加強鄭州美食的創(chuàng)新融合,,積極打造美食品牌IP,保護廚師技藝的傳承,?!编嵵菔胁惋嬇c飯店行業(yè)協(xié)會秘書長劉斌表示,。

  即將到來的2025年4月“中馬美食品鑒會”,,便是豫菜國際化的一個縮影。此次品鑒將豫菜與馬來西亞風味結合,,推出大馬煲仔中鮑翅,、砂拉越辣椒蟹、檳城白咖喱燴面,、紅燒黃河鯉魚,、開封蟹黃灌湯包等融合菜品,從煙火繚繞的家鄉(xiāng)味道到充滿異域風情的創(chuàng)新滋味,,中原飲食文化正以開放姿態(tài)走向世界舞臺,。

  創(chuàng)新不止于味覺。在鄭州首家豫文化體驗餐廳“中和豫宴”,,經(jīng)典豫劇與地道豫菜同步登場,,食客在筷起勺落間感受視聽味三重盛宴;城墻根茶館則將豫劇、茶藝融入用餐場景,,給顧客帶來別致體驗,,這種“可食可觀可悟”的沉浸體驗,讓豫菜從餐桌升華為文化媒介,。

  鄭州的美食文化深深烙著黃河的印記,。在黃河的滋養(yǎng)下,鄭州美食如同一部流動的史詩,,既承載著千年中原飲食文化的厚重基因,,又在新消費浪潮中激蕩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從“守正”到“出奇”,,從“地道豫菜”到“新豫菜”,,鄭州正以開放的姿態(tài),將傳統(tǒng)技藝與現(xiàn)代需求深度融合,,書寫著豫菜復興的新篇章,。

  正如鄭州市餐飲與飯店行業(yè)協(xié)會會長鄧勝利所言:“河南,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省份,,鄭州,,一座國際化的城市,正不斷把味覺盛宴呈獻給世界各地來賓,?!?/p>

  正觀新聞 記者 金鑫 肖理心/文

(責編:張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