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wǎng) >> 出行參考

地鐵1號線開通催熱“混搭出行”

來源:太原晚報 作者:李濤 2025年03月10日 08:43

  上班,先騎行10分鐘,,再乘地鐵到單位,;下班,先搭地鐵,,再坐公交車回家。連日來,,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地鐵1號線開通后,不少市民放棄開車,,選擇在地鐵,、公交、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等綠色出行方式上“自由搭配”,,通勤路上節(jié)省了時間,也增添了樂趣,。

  耗時減半

  地鐵1號線開通后,,永樂苑社區(qū)網(wǎng)格員宋靜云在文興路巡查發(fā)現(xiàn),每天上午,,這條路上停放的共享單車明顯增多,。詢問得知,兩側(cè)的商鋪,、單位多,,不少人來上班時,改成了地鐵+共享單車組合通勤的方式,。

  家住西山北寒嘉園小區(qū)的張冉就是其中之一,,此前她坐公交車上班,,到達文興路上的單位,中途需要倒車,,耗時也長,。新開的地鐵線路讓她的出行有了新選擇,走出小區(qū),,馬路對面就是地鐵1號線西銘路站,。刷卡上車,10余分鐘后從太原理工大學站走出,。地鐵站口,,整齊停放著一排共享單車,隨便騎一輛,,沿著文興路向北,,不到20分鐘就抵達單位樓下。

  “通勤時間不僅減少一半,,還能騎車鍛煉身體,。”張冉笑著說,,有不少同事也開始嘗試這種組合通勤,。

  省了油費

  39歲的張成韜,住在和平北路109號院,,就職于晉陽街的一家單位,。以往,他每天開車上下班,。早上7時出發(fā),,經(jīng)和平北路、漪汾街,、濱河西路,、南中環(huán)街,8時前趕到單位,。

  下班,張成韜為了避開濱河西路的高峰期,,一般要在單位待半個小時再走,,回到家已經(jīng)不早了。他曾算過,,早晚來回,,要開車跑30多公里,一個月的油費至少800元,,通勤成本不低,。如今,。依然早上7時出發(fā),從小區(qū)門口坐12路或832路公交車到下元站,。接著,,坐地鐵1號線到大南門,換乘地鐵2號線到達晉陽街,,然后步行到單位,。

  相比開車,路上耗時差不多,,但公交,、地鐵的費用每天只要10元,節(jié)省了很多,。3月3日,,和平苑社區(qū)網(wǎng)格員劉曉莉巡查時,聽張成韜說起通勤路上的變化,。他說:“地鐵+公交車組合通勤,,讓我的出行成本大幅降低。路上還能拿手機聽新聞,,很愜意,。”

  輕松許多

  家住滌綸廠小區(qū)的王大娘,,喜歡與鄰居們分享生活點滴,。3月4日上午,她興奮地告訴和澤苑社區(qū)網(wǎng)格員高小梅,,自從地鐵1號線開通,,她的女兒上下班輕松多了。

  女兒張文娟,,婚后住在蘋果苑410小區(qū),,在青年路工作。由于不會開車,,以往她每天清晨6時就得起床收拾,,一早出門等875路公交車,中途換乘一趟公交,,坐到省中醫(yī)院下車,。路上大約需要一個半小時,耗時較多,。

  現(xiàn)在,,她能晚點起床,從容出門,。從地鐵1號線的河龍灣站上車,,坐到柳南站,。出了地鐵站,她再騎上一輛共享單車,,騎行5分鐘,,就能到達工作地點。這樣一來,,她每天上下班的通勤時間大幅縮短,。王大娘表示,現(xiàn)在女兒每天下班回家很方便,,能省出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明顯輕松不少。

  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地鐵開通新線路后,,不少市民選擇了多種交通方式“接力”的方式,通勤路上更通暢,、更便捷,。地鐵對生活的影響,正在顯現(xiàn),。

(責編:鄢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