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今日聚焦

智能機器人上崗 “雙11”快遞包裹“跑”得快

來源:太原晚報 作者:李濤 文/攝 2024年11月12日 07:47

 圖為快遞新投用的AGV智能搬運機器人

  11月11日,,“雙11”迎來最后一波促銷,緊隨其后,,市民“剁手”的戰(zhàn)利品將陸續(xù)由快遞小哥送達,。今年,不少市民感覺到,,盡管“扎堆”下單,,但收到快遞并不慢,,這是為啥?帶著疑問,,記者探訪快遞的分揀,、運輸、派送等環(huán)節(jié),,為您揭開“謎底”,。

  快遞會“認路”

  一件快遞,從發(fā)貨地到收貨地,,要費一番周折,。比如,太原市民買了一件廣東的商品,,當地的快遞小哥先得上門取件,再送到當地的分撥中心,,完成安檢,、分揀等環(huán)節(jié),通過公路或航空的方式,,運到太原,。

  到達太原后,快遞同樣先被送到分撥中心,,等待處置,。記者來到小店區(qū)的山西順豐分撥中心,這里看不見堆積如山的包裹,,以及擁擠忙碌的分揀人員,。取而代之的,是有條不紊的智能分揀線?,F場負責人介紹,,安檢、分揀等環(huán)節(jié),,均能自動完成,,無需人工操作。記者看表計算:從被放到傳輸帶開始,,一件快遞經掃描,、分揀到不同的檔口,最后到達裝車地點,,全過程不到1分鐘,。

  記者感到奇怪,不用人工操作,,但一件件快遞好像會“認路”,,都能準確到達相應的位置,。技術人員說,外包裝上,,都貼有電子面單,,上面的條形碼和二維碼相當于“身份證”。傳輸帶上方的儀器,,能迅速掃描識別,,準確將快遞送到該去的滑道。

  智能“搬運工”

  當快遞完成分揀,,還需要從傳輸帶檔口,,被送到裝貨點。雖然都在一個大廳里,,但高峰時段,,至少要10余個人不停搬運。而今年“雙11”,,山西順豐投放了2臺AGV(智能搬運機器人),,大幅減少了人手,提高了效率,。只見,,小家伙靈活穿梭在場內,可自動識別線路,,“搬”起貨物,,再運到指定地點。全程不用人幫忙,。

  “這個中轉場,,設有14個取貨區(qū),12個卸貨點位,。若靠人工,,難免需要‘人海戰(zhàn)術’?!爆F場技術人員表示,,每臺AGV造價不菲,但挺“能干”,。后臺系統(tǒng)會事先設置好取貨,、卸貨的卡位、地圖,、行駛路徑等,,運作員下達指令后,啥也不用管,,小家伙都能代勞,。記者觀察發(fā)現,,AGV循環(huán)場地一圈,用時約5分鐘,。無障礙時,,行駛速度約為每小時5公里,相當于人的正常步行速度,。轉彎或路面不平時,,會自動減速。

  據悉,,1臺AGV能完成6名搬運員的工作量,。如果前方5米內有障礙物,它的“眼睛”能看到,,會立即減速,。到達1米距離內,障礙未清除,,會停止前進,。

  速度真挺快

  和往年不同,今年“雙11”延續(xù)了近1個月,,設置了3個促銷節(jié)點。山西順豐的負責人介紹,,由此帶來的快遞高峰,,分別出現在10月21日至24日、11月1日至3日,、11月11日至13日,。

  前兩個高峰,快遞處理數量平穩(wěn)有增,,一切都井然有序,。對于市民來說,從下單到收到貨,,時間與平時沒太大差別,。有些前一晚買到的商品,甚至能實現“夕發(fā)朝至”,。這背后,,除了智能設備的廣泛應用,還有末端派送環(huán)節(jié)的增加人手,、加密派送頻次等原因,。

  “我大概從10年前,養(yǎng)成了‘雙11’搶購的習慣,??墒?,當時下了單,送貨速度很慢,,要格外耐心等待,。”38歲的市民朱霞說,,如今速度明顯變快,,與日常無異。今年“雙11”網購了6件商品,,都已收到,。她笑著說:“著急用的東西,掐著點買,,也不怕誤事,。”

  正如她所說,,電商促銷和快遞物流行業(yè),,這些年在悄然改變,同時也改變著市民的生活,。網購的體驗,,越來越好。

(責編:張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