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dāng)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wǎng) >> 特別關(guān)注

“老巷煙火繁華”系列報道65

三奴莜面館:鄉(xiāng)情鄉(xiāng)味 醇厚綿長

來源:太原晚報 作者:史鵬程 文/攝 2024年10月14日 09:40

小炒肉炒土豆

炸糕
粗糧為主的大豐收

  不管是三五朋友的小酌,,還是老少咸集的家宴,,在太原的婁煩人,,腦子里蹦出來的第一選擇,,那得是三奴莜面館。在市里銀行工作了許多年的食客老李解惑說,,“這里不光有婁煩特色菜,,還保持地道婁煩味兒,,我們更是一路從老家吃到了太原,?!编耍@說法,,一邊釋疑,,一邊添謎,前兩句聽明白了,,后一句又讓聽者墜入云里霧里。

  不如,,實地探尋一番,。興華街南,和平北路,,西宮一巷南,,步入一個別致的小院,迎面便是婁煩三奴莜面館的店頭招牌,。老太原一聽這地方,,一定“自然熟”,從北向南,,路西是晉西工業(yè),、汾西工業(yè)、太重機(jī)械,,三個在太原城市發(fā)展史上鼎鼎有名的老牌國企央企,;路東是西流、彭村,,兩個在城市化進(jìn)程中步履匆匆的“城中村”,。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里是興華街商圈的“源頭”和“引擎”,。

  老巷與餐飲,,在時光的河流中,勢不可擋碰撞,,日新月異迭變,。從呂梁山下,沿汾河河谷,穿西山而出,,婁煩味道,,就這么自然而然,落在河西,,融入太原,。

  食從山中來

  “我們的主要食材都是從婁煩運(yùn)過來的,在市場上就買點(diǎn)菜,,”王亮仙,,三奴莜面館西宮店的“主理人”,帶著濃濃的婁煩鄉(xiāng)音講,,“婁煩的肉,,跟太原割的肉,做出來的味兒不一樣,?!?/p>

  汾河水庫的魚、蝦,,婁煩地里的土豆,、麻麻花,婁煩姚羅村的豆腐,,婁煩加工的糕面,、豆面、磨擦擦,、圪搓搓……就連店里最受歡迎的一道涼菜——黃豆尖兒,,也是從婁煩運(yùn)來的?!安皇菍iT用來生豆芽的,,是磨豆腐順便泡出來,更好吃,,”旁邊的老顧客剛點(diǎn)了一盤,,笑著說,“來得晚了,,都吃不上,。”

  訂餐電話響起,,王亮仙對著電話那頭說,,“嗯,是這家店,,我是三奴家老婆,,你們晚上幾個人,?定個大包間還是小包間?”提起老公,,不太愛說話的老板娘,,話多了起來,“我家老頭勤快,、實誠,,對食材把關(guān)很嚴(yán),該花兩塊錢的食材,,絕對不用一塊半的,。”

  做餐飲,,靠的是口碑,,真材實料是“三奴家”的法寶。

  為了保證食材質(zhì)量和新鮮,,夫妻倆在婁煩的村里打了自己的地窖,,“能放一萬多斤土豆”,在市里另一家店旁建了一個冷庫,,“不大,,面積十來平方米,夠一兩天的量”,。平常,用什么食材,,在老家選好,,搭城際出租運(yùn)到市里,“國慶期間,,顧客多,,每天送一次”。婁煩的供應(yīng)商們,,有個微信群,,需要什么,發(fā)個信息就備好了,,“我們用量大,,結(jié)款快,都想跟我們合作,,送的都是最好的食材,。”

  精烹鄉(xiāng)土味

  食材地道,,干干凈凈,,是必要條件,。想要口味地道,有個環(huán)節(jié)缺不了,,王亮仙體會很深,,“還得是婁煩的大師傅,才能炒出好味道,?!?/p>

  婁煩不盛產(chǎn)廚師,但三奴家廚師扎堆,。三奴自己是廚師,,店里炒菜師傅不是兄弟,就是姑舅親戚,,連“培養(yǎng)梯隊”里的學(xué)徒都是老家親戚介紹來的,。老板娘也非同等閑,跟熟客才聊了兩句,,就一個勁兒抱歉,,“今天伙房有個師傅請假,我得去幫廚,?!绷撂玫膹N房正對店門,玻璃窗后,,老板娘嫻熟地揪一塊糕面,,揉搓一番,整好形狀,,搲一勺豆餡,,包進(jìn)去,收口,,再一番揉搓,,一個圓滾滾的油糕就出現(xiàn)在臺面之上。

  上桌,,嘗嘗味道,。

  涼菜有滋味。自泡的酸菜,,爽利,;壓制豬頭肉,緊實,;麻籽油拌土豆絲,、豆腐,奇香,。

  炒菜見功夫,。紅辣椒炒羊雜,、炒肥腸,鄉(xiāng)土氣息伴著麻辣鮮香,,撲面而來,;油炸的水庫小河蝦,燉煮的水庫大鯉魚,,肉炒的云頂山蘑菇,,把地域標(biāo)志變得活色生香;土豆面生熟兩種做法又合炒的炒兩樣,,有著豆腐,、燒肉、海帶,、蘑菇的燴盤子,,盛滿軟面土豆塊的小炒肉炒土豆,讓你充分體會食材的多變性和命名的隨意性,。

  主食才是“特色”的主場,。油炸饅頭子、黃米面折糕,、紅粥,,很多山西人都可能沒聽過、吃不到,,更不用說外地人,。大、中,、小豐收,,分量、種類不同,,手搓的莜面栲栳栳、莜面魚魚,、圪吱吱,、圪搓搓,菜餡的莜面餃子,、透明的土豆面餃子,,配以田間快送的蒸土豆、紅薯,、胡蘿卜,、鮮玉米,還真有點(diǎn)兒豐收的盛大和滿足,。喝了酒的,,再來上一份豆面湯,,酸菜、豆面抿尖加上油炸的麻麻花,,嘴巴和肚子一齊舒坦,。

  服務(wù)員過來招呼,“太原人的老規(guī)矩,,要不要最后來一盤炸糕,,步步高,老板娘親手做的,,味道跟其他店里的泡泡油糕不一樣,。”

  愿饗天下客

  不是一開店,,就能顧客盈門,,三奴莜面館有來頭。

  “干餐飲,,說起來,,有30多年了,”出生于上世紀(jì)60年代末的王亮仙介紹說,。他老家住在婁煩米峪鎮(zhèn)鄉(xiāng)范家村,,起初在縣城開一家小餐飲攤,賣麻葉,、老豆腐,、婁煩特色的酸飯。遷居太原的老鄉(xiāng)跟著閑聊,,“那個時候常帶孩子在你家吃早飯,,現(xiàn)在閨女、兒子參加工作都好幾年了,,從婁煩追著吃到了太原,。”

  經(jīng)營小攤期間,,三奴自創(chuàng)的紅辣椒炒肥腸等菜肴招攬了不少回頭客,。到2004年,菜品,、經(jīng)驗積攢充分,,便有了第一家莜面館。在縣城闖出了名堂,,往外走,,兩口子來到太原,在西山下的小米國際社區(qū)試著辦了一家面積155平方米的“大店”,,“開起來后,,一天比一天人多,,就有了想法?!庇辛讼敕?,向東走,換到長風(fēng)西街北,、千峰南路東的南上莊,,正式推出三奴莜面館店。長風(fēng)街店的客流一樣火爆,,把店面留給妯娌,、兒子管理,王亮仙再北進(jìn),,西宮店亮相,。開了沒多久,在汾西工業(yè)上班的老邢成了回頭客,,“單位,、家里的聚餐,都放在這里,,吃得放心,,環(huán)境也舒心?!?/p>

  真材實料,,真純功夫,加上真心誠意,,便是鄉(xiāng)土滋味,,也大可慰藉天下食客。

(責(zé)編:鄢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