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wǎng) >> 今日聚焦

太報評 | 國寶丹青遇見太原

來源:太原日報 2024年07月13日 07:05

  一幀古畫,就是一幀文明,;一次駐足,,就是一次望穿。

  “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展山西特展開展,,漢唐氣象、宋韻無盡、元氣淋漓,、明麗煊耀、清流回蕩……展區(qū)命名盡顯漢字之美,,但遠不及水墨之韻,,更難掩歲月之光。從一個展覽看遍歷代國寶丹青,,神品接續(xù),,驚喜不斷。而最為驚喜的是,,在這一場國家級重大文化工程的壯闊行旅當中,,山西如此之近,太原如此之親,。

  “中國歷代繪畫大系”首先是一項收錄和出版工程,,匯集了海內(nèi)外263家文博機構的中國繪畫藏品12405件(套),涵蓋了從先秦漢唐到宋元明清各個時期的繪畫精品,,規(guī)模宏大,、歷時久遠,彰顯中國氣派,,辨識度獨一無二,。本次展覽遴選了其中的歷代精品圖像調(diào)色打樣稿2000余幅,凝練展示了中華文明發(fā)展脈絡,,承接古今,、連接世界,,是一次對中國繪畫藝術歷史的深情回望。

  工程繁重浩大,,印證了盛世修典,;畫作默默無言,傳遞了文化自信,。

  在這一場藝術檢閱中,,山西陣容可圈可點。特展現(xiàn)場有“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中收錄的兩宋至明清時期11位山西籍畫家的85件書畫精品,,南宋畫家馬遠祖籍河中,,即今山西永濟,擅畫人物,、山水,、花鳥,構圖多用邊角形式,,有“馬一角”之譽,,他的《踏歌圖》表現(xiàn)了“豐年人樂業(yè),垅上踏歌行”的怡然圖景,。元代的高克恭曾居住于山西大同,,他筆下的《春云曉靄圖》春山疊秀、云生幽谷,、林木蔥蘢,,一派萬物萌發(fā)、生機盎然的春日氣象,。三晉大地,人杰地靈,,這些畫作共同構成了山西繪畫史的悠長敘事,。

  在這一場藝術檢閱中,太原陣容同步精彩,。特展現(xiàn)場不乏太原元素,,北宋畫家王詵是山西太原人,作品《漁村小雪圖》是從“金碧”技法過渡到“水墨”技法的代表作,。米芾,、米友仁父子跨越北宋、南宋,,祖籍太原,,通覽米友仁的《瀟湘奇觀圖》全卷,仿佛身在瀟湘,。傅山是山西陽曲人,,在作品《絕壁古剎圖》中,,雄山飛瀑筆墨蒼茂,畫風大膽而富有個性,。一組“山水圖”引人注目,,正是傅山先生筆下的太原景色:崛山圍紅葉、文筆雙峰,、天門積雪,、古郭夕照、甕泉難老,、土堂怪柏,。本地觀眾專注欣賞,心有戚戚焉,。

  王維,、米芾、傅山等太原畫家,,是開宗立派的畫壇大家,。王維詩畫雙絕,其山水畫被譽為“南宗山水畫之祖”,,對后世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米芾是“宋四家”之一,也是“米家山水”的創(chuàng)始人,,畫作多用水墨點染,,不拘形色勾皴,水墨融合,,墨色暈染,,含蓄而空蒙。傅山在詩,、文,、書、畫諸方面,,皆善學妙用,,造詣精深,書畫作品滲透著正直品格和孤高氣節(jié),,極受后世推崇,。

  從編纂出版的角度來看,“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極具開創(chuàng)性和里程碑意義,。它是迄今為止同類出版物中精品佳作收錄最全,、出版規(guī)模最大的中國古代繪畫圖像文獻。從藝術價值的角度來看,“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收錄了大量的傳世名畫和珍稀孤本,,如《清明上河圖》《千里江山圖》等,,這些作品代表了各個時期中國繪畫藝術的最高成就。透過這一文化工程,,中國繪畫藝術從萌芽到成熟,、從單一到多元的發(fā)展歷程,盡收眼底,,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一覽無余。

  在本次山西特展“光影丹青”沉浸式體驗區(qū),,鳥在身邊翱翔,,人在畫中游弋。佳作在現(xiàn)代科技的加持下,,煥發(fā)了新的活力,。畫在動,山水在動,,花開,、鳥飛、魚歡,、蟲跳……一場立體盛宴瞬時展開,。時間不再,空間不再,,光影熟悉而陌生,,熟悉的是家國河山,陌生的是舊物新顏,。賡續(xù)文明,,解讀密碼,“大系”連綴歷代,,特展風華絕代,。

  震撼,因為具體的人,,走進了具體的偉大;喜悅,,因為此時此刻的錦繡太原,,同頻著墨濃墨淡的詩意中國。

(責編: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