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彈指一揮間,。太原這座城市永遠不會忘記,,那段硝煙彌漫,、艱苦卓絕后的浴血重生,;太原人民更不會忘記,,那段軍民團結一心,、共同奪取勝利的光輝歷史,。戰(zhàn)火烽煙雖已遠去,,紅色歲月永遠定格。太多的往事值得我們回憶,,數(shù)以萬計的英雄需要我們銘記,。緬懷,是為了更好地弘揚,;回望,,讓我們更好地出發(fā)?!幷?/p>

1949年春,,解放軍已逐漸肅清太原敵軍外圍陣地,太原全城的解放指日可待,。隨著戰(zhàn)爭形勢發(fā)展,,迅速恢復被戰(zhàn)爭創(chuàng)傷破壞的城市工業(yè)生產,成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城市工作的中心任務,。隨著解放軍攻克東,、西山要塞,,太原東山、西山等處煤礦率先獲得解放,。4月20日前后,,楊成武將軍帶領的第20兵團向太原城北推進,當時城北集中了煉鋼廠,、機車廠,、窯廠、化學廠,、兵工廠等諸多工廠,,解放軍對敵人實行“分割包圍,就地殲滅”的戰(zhàn)略,,客觀上使城北工廠區(qū)減少了戰(zhàn)火的破壞,。4月24日,太原全城獲得解放,,城內的工廠也大多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并由太原軍事管制委員會工業(yè)接管組進行接管。
改善交通情況 保證電力供應
在太原戰(zhàn)役還在進行時,,鐵路工人已經(jīng)開始搶修太原通往榆次等處的鐵路線,。解放前逃亡的大量鐵路工人被安置在榆次,他們緊隨著解放軍的戰(zhàn)線由榆次向太原方向進發(fā),,檢查和修復南線鐵路設施,。4月19日前后,太原城北解放軍由柏楊樹,、尖草坪方向擊潰敵軍,,進駐太原北站,一方面在留守工人配合下繼續(xù)進攻臥虎山要塞,,另一方面也向廣大工人傳達共產黨的政策,,號召大家保護鐵路設施,盡快恢復生產并實現(xiàn)通車,。
4月24日清晨,,在太原解放的同時,太原鐵路工人已經(jīng)在解放軍的配合下修通南同蒲鐵路部分路段,,確保糧食和原料等物資可以由榆次,、太谷方向源源不斷地運進太原。而北站附近鐵路仍未通,。據(jù)檔案顯示,,截至4月26日前后,“皇后園以北兩公里處壞2.7公里;通西線距新城三公里處壞四軌,;距離新城四公里有一列機車出軌,。”于是,,鐵路工人們立即行動起來。在軍代表的領導下,,鐵路工人們掀起了熱火朝天的“死車復活”運動,,北站維修工還和機務段工人們展開生產競賽,大家積極搶修鐵路線路,、設施和機車,、車廂等設備,缺乏材料時大家從車場,、戰(zhàn)壕里尋找,,很快搶通太原附近的鐵路,并修好大量機車,、車廂等,。
為盡快恢復生產,太原城內外其他廠礦工人也在積極行動,,首先是恢復各廠的水電供應,。為此,太原電業(yè)處工會發(fā)動組織職工返廠復工,,整修市內供電設備和線路,。太原城外發(fā)電廠工廠委員會籌委會也召開會議,號召工人搶修電廠設備和電路設施,。在郝爾孝等工人的努力下,,修復了日、德工程師都修不好的1200千瓦發(fā)電機,,恢復了對省政府和市內部分街道,、工廠的供電。然后,,郝爾孝和眾工友經(jīng)過13天的苦戰(zhàn),,又將一臺美國制造的3000千瓦發(fā)電機組修復,緩和了全市用電緊張的局面,,更為各工廠復工提供了動力條件,。西北煉鋼廠、育才煉鋼機器廠和兵工廠等廠則積極組織電工搶修電路設施,,甚至早在太原城垣還未解放的時候就開始出廠檢查電線,,為復產復工作出了許多貢獻。
落實“三原”政策 調動職工熱情
1949年1月,中共中央總結東北,、華北等地區(qū)城市的早期接管經(jīng)驗后,,指示其他地區(qū)在接管企業(yè)時要注意保持原企業(yè)生產管理結構,軍代表不能直接參與指揮生產,,做到“不打亂企業(yè)原有組織機構”,,因此提出了“三原”政策,即原職,、原薪,、原制度。與此同時,,各廠接管組將接管人員派駐至主要部門和車間,,負責處理人事管理等重大問題。例如,,西北煉鋼廠接管組向主要部門都派出了接管干部,,而日常生產工作則由原機構和人員負責管理,如廠一級的生產仍由原廠長,、愛國工程師梁海嶠負責,,原廠方人員特別是技術人員大多被原職留任,1945年后被閻錫山留用的部分日籍技術人員同樣在接管之初獲得留任,。西北電化廠和太原氧氣廠合為“太原工業(yè)化學公司”,,軍代表和接管組人員擔任經(jīng)理和廠務科長等職務,原廠長和管理,、技術人員大多獲得留任,,負責生產、技術和財務等工作,?!叭闭叩膶嵤┛梢猿浞终{動原企業(yè)人員特別是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確保企業(yè)可以迅速恢復生產,。
在接管的同時,,太原軍管會、各廠接管組以及工會組織高度重視職工工作,,召開工人大會,、職員座談會和職工代表會,安撫職工情緒,,了解他們的要求,,并積極宣傳黨的政策。與此同時,,接管組為職工發(fā)放糧食和生活用品,,為貧困工人發(fā)放補貼,。據(jù)某廠接管干部會議,為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他們一方面及時保障糧食供應,,另一方面也積極深入各部門、車間和工段,,對職工進行動員,。與此同時,號召進步工人積極串聯(lián)太原圍城期間回鄉(xiāng)避難的職工返廠復工,。隨著職工們陸續(xù)返回工作崗位,,并一再激發(fā)工作熱情,太原各廠逐漸具備了恢復生產的人力基礎,。
檢修機器設備 迅速恢復生產
在交通,、動力獲得保障并調動職工積極性的同時,,各廠也在積極檢修機器設備,,為恢復生產做準備。為此,,太原軍管會工業(yè)接管組堅決貫徹落實“一面接管,,一面清點,一面復工生產”的方針,,組織各廠穩(wěn)步實現(xiàn)復工復產,。
接管之初,各廠都面臨設備嚴重老化的問題,,加之日偽統(tǒng)治和內戰(zhàn)期間破壞性生產,,大量設備破爛陳舊、年久失修,。例如,,西北煉鋼廠動力課兩臺透平發(fā)電機和幾臺高壓鍋爐皆為老舊設備,但每天仍超負荷工作,,經(jīng)常發(fā)生故障,,導致煉鋼廠供電長期不穩(wěn)定?;謴蜕a期間,,煉鋼廠一臺軋鋼機本已開動,然而由于電力供應不夠穩(wěn)定而無法持續(xù)作業(yè),。與此同時,,各廠一方面組織工人骨干和技術人員檢修設備,另一方面還要與殘余敵特進行斗爭,,防止他們對工廠進行破壞,。4月24日清晨,,太原面粉廠工人李新瑞曾冒著爆炸危險,登樓撲滅了5樓上的大火,;太原煙草廠工人李雙喜,,不顧敵特分子的武力威脅,勇敢地保護了車間內的鍋爐,。
為了盡快恢復生產,,西山白家莊等煤礦的礦工們堅持工作,第一時間完成了檢修設備的任務,,保障了煤炭供應,。4月23日,西北煉鋼廠完成廠內鐵軌和地下輸水管道的搶修任務,;4月25日,,該廠動力課3000千瓦發(fā)電機發(fā)電,軋鋼課小型軋鋼機開車,,煉焦課的焦爐啟封,,煉鋼課的煉鋼爐開始準備煉鋼,機車廠職工也在接管組的帶領下日夜搶修設備,,在解放后第4天也開始生產,。4月27日,化學廠接管組和職工完成檢修工作,,待電力供應恢復,,該廠迅速復產。至1949年5月中旬,,除少數(shù)工廠因為遭炮火嚴重破壞而無法投產外,,太原城內外的大多數(shù)工廠都恢復了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