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wǎng) >> 太原新聞

“行走的課堂”帶來生動文史知識

來源:太原日報 作者:陳辛華 2023年05月11日 06:39

  在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太原市文物保護研究院(天龍山石窟博物館)走進太原市實驗小學,,舉辦“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之流動博物館進校園宣傳教育活動。

  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重要橋梁,。為進一步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天龍山石窟博物館“行走的課堂”走進學校。

  作為2021年國家文物局向社會重點推介的20項“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復興路上,國寶歸來——天龍山石窟回歸佛首特展”一經(jīng)推出,,就有極高的關注度,。講解員圍繞特展內(nèi)容,生動形象地講述了第一件回歸天龍山原屬地的流失文物——第八窟北壁主尊佛首的前世今生,,同學們聽得興趣盎然,。天龍山石窟博物館還向同學們贈送了《天龍山石窟》圖冊和“回歸佛首”主題明信片,。

  “行走的課堂”走進學校,,有利于學生對石窟藝術(shù)的了解、參與和關注,,加深了中小學生對太原歷史文化的認識與熱愛,,讓學生在領略家鄉(xiāng)悠久燦爛文化的同時,激發(fā)他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時,,也促進了博物館社教資源與課堂教學、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機結(jié)合,。

  天龍山石窟博物館將進一步挖掘石窟寺文物資源稟賦和特色優(yōu)勢,,將博物館作為學校愛國主義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地和第二課堂,打開學生探索文化知識,、開拓歷史視野的一扇門,,架起博物館與少年兒童溝通的橋梁,最大限度盤活博物館社教資源,,拉近博物館與青少年的距離,,將文物保護與教育教學結(jié)合起來,豐富學?!半p減”活動形式,,為博物館社會教育的高質(zhì)量發(fā)展增添一份色彩。

(責編:張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