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車內人不多,,剛準備閉目養(yǎng)神,,旁邊突然響起了大音量的音樂,。最近,,公交三公司工作人員在車廂內阻止了多起手機聲音外放事件。連日來,,記者走訪公交車,、醫(yī)院、餐廳等公共場所,,發(fā)現“手機聲音外放”是市民最厭惡的公共場所陋習之一,。
車廂內“共享”音樂
12月2日中午1時許,市民劉女士乘坐19路公交車,。車廂內人不多,,她找了一個沐浴在陽光下的座位,準備閉目養(yǎng)神一會兒,。沒想到剛閉上眼睛,,后面就傳來一陣激昂的音樂。她扭頭查看,,原來是一名男乘客用手機看視頻,,聲音外放,音量還不小,。劉女士善意提醒,,對方關掉了視頻,可沒過一會兒,,聲音又傳來了,。這時,公交車進站???,公交司機也注意到了這個情況,走到車廂中勸說,,男乘客才極不情愿地收起手機,。
公交修理工曹師傅乘坐820路公交車外出時,也遇到了一個用手機外放音樂的小伙子,,聲音還挺大,,聽上去有些刺耳,,車廂內的乘客都刻意遠離他。一名女士無法忍受,,上前要求小伙子關掉音樂,。兩人話不投機,產生糾紛,。曹師傅見狀趕緊上前調解,,有好幾名乘客也指責小伙子的不文明行為。小伙子擔心引發(fā)眾怒,,便關掉了音樂,,收起了手機。
公交三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如果在公交車內發(fā)現類似情況,公交司機一般都會提醒乘客戴上耳機或調低音量,,以維護車廂秩序,。
醫(yī)院餐廳也高發(fā)
記者在走訪醫(yī)院、餐廳等公共場所時,,發(fā)現“手機聲音外放”現象也比較普遍,。
12月3日,記者來到太原市中心醫(yī)院,,在一處候診區(qū),,不僅有用聲音外放模式看視頻的,還有聊微信的,。因環(huán)境嘈雜,,有人一條微信語音要聽好幾遍,聲音越來越大,。一名陪同人員說,,家人患病本來心情就不好,候診時還不斷聽到手機外放的聲音,,就更加煩躁了,。
一名患者告訴記者,前段時間他住院接受治療時,,同病房的病友和家屬用手機看視頻時,,幾乎都是聲音外放。此外在上廁所時,,手機聲音外放的情況更加普遍,。他雖然感覺很煩,但礙于情面,,也不好意思說什么,。
12月4日晚,,記者在開化寺街上的一家飯店就餐。半個多小時的時間里,,周圍傳來的手機外放聲音不斷,。特別是獨自一人吃飯的顧客,很多都是邊看視頻邊用餐,,聲音非常大,。
不應該打擾他人
12月5日上午,記者來到松莊公交總站,。對于在公共場所,,將手機聲音外放的行為,隨機走訪了50個市民,。每個人都遇到過類似情況,,其中約七成市民表示“不能忍受”。當詢問如何處理時,,大多數人選擇遠離,。
據了解,目前,,已有很多城市出臺規(guī)定,,明確乘坐地鐵時禁止電子設備聲音外放。不少喜歡用手機看小視頻和追劇的人,,已養(yǎng)成了出門帶耳機的習慣,。
公交三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曾通過走訪調查等方式,,總結過市民最反感的乘公交車陋習,,“手機聲音外放”位列前位。這種行為不僅不文明,,容易引發(fā)乘客間的矛盾,,還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采訪時,,不少市民表示,,我市雖然沒有相關規(guī)定,但大家在公共場所使用手機時,,請盡量避免聲音外放模式,。公共場所不打擾別人,同樣也是一種文明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