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記者從省災后恢復重建專班辦公室獲悉:連日來,,我省各地各部門第一時間奔赴一線查清文物受損情況,,全力做好文物應急搶險工作。目前,,災后文物搶險保護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山西是文物大省,,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53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79處。其中,,尤以古建筑最為矚目,。在洪澇災害后,省文物局科學安排部署災后文物搶險保護工作,,及時組織開展受災文物調查評估,,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扎實做好文物搶險保護工作,。組織全省專業(yè)力量,,重點對1192處受災文物進行了實地調查評估,確定有1149處本體受災,。其中,受災嚴重的有399處,,約占34%,,含國保35處、占比8%,;省保66處,、占比16%;市縣保200處,、占比51%,;未定級95處、占比25%,;博物館2處,,占比0.2%;新發(fā)現1處,,占比0.1%,。受災比較嚴重的有378處,約占33%,,含國保39處,、占比12%;省保75處,、占比20%,;市縣保193處、占比50%,;未定級71處,、占比18%,。受災一般的有372處,約占33%,,含國保98處,、占比27%;省保62處,、占比16%,;市縣保145處、占比40%,;未定級67處,、占比17%。
截至目前,,我省各市已落實文物搶險保護資金3525萬元,。其中,晉中市下?lián)?00萬元,,其中100萬元用于平遙城墻搶險,、300萬元用于其他文物搶險;長治市決定在2022年增加市級文物保護專項經費400萬元,,所轄12個縣區(qū)已安排或批準預算1500余萬元用于130處受損文物搶險修繕,;呂梁市擬于近期下?lián)?00萬元文物搶險專項經費;陽泉市決定安排300萬元文物搶險修繕資金,,平定縣和盂縣已安排110萬元用于文物搶險,;晉城市已撥付227萬元用于青蓮寺、玉皇廟和晉城博物館的災后修繕,,澤州縣投入50萬元用于文物搶險維修,;臨汾市安排的210萬元文物搶險修繕資金即將到位;運城市下?lián)艿谝慌奈飺岆U資金33萬元,;太原市從今年預算內調劑95萬元用于文物搶險救災,。
根據評估結果,省文物局將采取分類施策,、分步實施的辦法,,重點修繕一批,臨時搶險一批,,日常養(yǎng)護一批,,基礎加固一批,持續(xù)觀測一批,,合理退出一批,,確保在“十四五”期間,國省保文物受災險情全面排除,市縣保文物受災險情明顯改善,,未定級文物受災險情得到基本控制,,充分利用有限資金實現文物災后搶險效果最大化。下一步,,要重點做好三項工作:一是合理安排使用經費,,國省保項目積極爭取中央和省級財政支持,市縣保和未定級項目爭取社會捐助資金予以支持,;二是認真組織項目實施,,按規(guī)定編制設計方案,探索設計施工一體化模式,,加快工程實施進度,;三是加強工程實施監(jiān)管,確保經費使用廉潔高效,、工程質量可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