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在內(nèi)蒙古,,長在大同的我,對于月餅記憶最深的,,就是八月十五前,,走南闖北,、出門在外的姥爺從黑色的公文包里拿出來的像一個(gè)壽星模樣的提江月餅,還有和母親守在月餅作坊等著熱乎的月餅出爐的場景,。
其實(shí),,從小到大,我一直吃的月餅是豐鎮(zhèn)月餅,。豐鎮(zhèn)特有的月餅叫混糖月餅,,不同于南方的月餅,其獨(dú)特之處,,在于它是不帶餡料的,。
混糖月餅以白面、胡麻油和糖為主料,,糖可以是紅糖,、白糖、冰糖均可,,用料比例一般為10斤面粉,,3斤油,3斤糖,,在大鍋中熟油,,化糖和面,加少許蘇打粉,、堿面,,通常一個(gè)劑子可以制成2兩大的一個(gè)面餅,再在上面撒上芝麻,,在烤爐中烘制而成,。更為講究的還要在月餅上蓋上一個(gè)“月”字的紅戳。
而每到八月十五前幾天,,最為熱鬧的就是月餅作坊了,。
母親是個(gè)特別要樣的人,在穿衣吃飯上很是講究,。小時(shí)候,,因?yàn)榇蛟嘛灥娜颂貏e多,,所以一大早我和哥哥就要跟著母親,拿上自家的白面,、麻油,、白糖到作坊里去排隊(duì)。
做月餅的師傅手腳麻利地用秤稱出分量,,按比例把白面油糖混合在一起,,放在一邊餳面,然后把餳好的面揪成一個(gè)個(gè)小劑子,,揉圓,,整齊劃一地?cái)[到烤盤里,掌握好火候,,把烤盤推到那個(gè)用紅膠泥和磚碼成的爐子里,,熟練的手法讓人眼花繚亂。
而唯一我能夠動手參與的就是做那個(gè)大大的月供圓,,因?yàn)槭且o月亮吃的,,所以也就特別講究。我用一把干凈的梳子在月餅坯子上輕輕地扎滿小點(diǎn),,再在月餅中間寫上一個(gè)大大的紅色的“月”字,,然后在字的兩邊再按上兩根綠綠的香菜,這樣就好看多了,。
因?yàn)槿耸植粔?,看爐子就成了各家的活計(jì)。誰家的月餅入爐,,誰家就得在爐子前看著火,。我守在爐子前,聞著餅香陣陣,,饞蟲早已經(jīng)飛進(jìn)了烤盤里,。
一直等到月餅出爐的那一刻,母親就會把熱乎乎的月餅?zāi)媒o我們和鄰居吃,。那種味道,,現(xiàn)在都記憶猶深。剛出爐時(shí)的月餅洇著金黃的油,,皮脆脆金燦燦,,里面酥軟軟香甜甜,看著都會讓人流口水,。
而我家的月餅總是與別家的不同,,別家還不懂在月餅里裝入餡料的時(shí)候,我已經(jīng)吃到包了五仁餡的月餅了,,餡料里有杏仁,、核桃仁,、花生仁、芝麻仁和瓜子仁,,還有青紅絲,,五顏六色,煞是好看,,聞一聞都流口水,,恨不得一口吞下去,讓小伙伴們著實(shí)艷羨不已,。
何物能擺闊,?月餅最出色。
打了月餅,,母親走親訪友就會拿上幾個(gè),,然后別人家也給我們家送,這樣,,吃到的月餅就是好幾家的味道了。
稍微富裕一點(diǎn)的人家,,月餅里的油和糖就放得多,,吃起來就松軟,而放得少的,,吃起來就明顯沒有多的好吃,。
月餅有了,還算富庶的日子,,父親騎著他那輛二八大杠自行車,,又買回一箱一箱的水果,那幾天的家里,,到處是月餅混合著水果的味道,,一直會留存很長一段時(sh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