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的魅力,意猶未盡,。
坐落于太原古縣城東北一隅的太原市工美非遺博物館,,傳承展示數(shù)百年歷史的晉作家具,、漆器工藝、雕塑工藝,、琉璃陶瓷,、民間工藝等12大類、40種,、879件非遺展品。它們從歷史斑駁的光影深處走來,,爭先恐后地訴說著“那年那月”的衣食住行,。
到這里,與其說是為看非遺展品而來,,不如說是在看傳統(tǒng)文化基因的演變,,看一門手藝承載的時代印記、歲月風霜,。
“被看見,,是一種守護與傳承”
“非遺保護和傳承,不是簡單的‘復制粘貼’,,而是匠人之心,、創(chuàng)新之意的凝練與薈萃。每一件作品不僅擁有深邃的歷史底蘊,,更兼具厚重的文化內涵,。”太原市工美非遺博物館負責人郝旭紅說,。
太原市工美非遺博物館是一處古香古色的三進院落,,集藝術品收藏、展覽,,技藝展示,,社會教育與文化體驗、交流等功能于一體,,是一張極具晉韻特色的“非遺名片”,。
一進院是博物館第一展廳,這里展示了5個非遺項目,、200余件展品,。講解員娓娓道來,非遺傳人現(xiàn)場演示,,非遺故事近在眼前,,游客由此穿越古今。這里是一個“活”的博物館,。
“山西琉璃是中國傳統(tǒng)工藝品制作的代表,,擁有680多年歷史的太原蘇氏琉璃被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蘇氏琉璃最著名的釉彩就是孔雀藍,其特點明快,、亮麗……”82歲的葛原生精神矍鑠,,氣質儒雅,捧著新燒制的梅花玉壺春瓶向游客介紹,。葛原生是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琉璃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從事琉璃燒制已有40余年。
葛老愛說一句話:“被看見,,就是一種守護與傳承,。”
葛老手中的這件梅花玉壺春瓶,,通體孔雀藍色,,以朵朵紅梅點綴,純凈而幽深,。遠遠看去,,瓶身上亮麗端莊的孔雀藍色調,讓人仿佛置身海底,,又好似踏入一片藍色森林,,那么高貴典雅,又那么平易近人,。經過近30年的潛心研究,,葛原生破解了蘇氏琉璃失傳已久的孔雀藍調制過程,并創(chuàng)新燒制工藝,,使失傳二三百年的蘇氏琉璃孔雀藍重放異彩,。
“只有不斷的創(chuàng)新,將琉璃技藝與時代相結合,,才能讓更多人遇見琉璃,、親近琉璃?!北局@樣的初衷,,葛原生創(chuàng)作出了琉璃擺件、牌匾,、文房用品等多種精美工藝品,。來自大同的游客張子豐對蘇氏琉璃情有獨鐘,“過去專供皇家使用的蘇氏琉璃,,現(xiàn)在咱老百姓的家里也能用上,。琉璃那種透徹的美,讓人看得見,、摸得著,?!?/p>
“傳出去,是一種拯救與重塑”
千年技藝如何傳承,?答案應是融入當代生活,。工美非遺博物館就此“搭臺唱戲”,博采眾家之長,,鼓勵非遺技術,、模式和方法的創(chuàng)新,讓非遺作品更生動,,更有親和力,。
“這個中堂很像老照片上的書香之家,有味道,。”很多游客來到博物館二進院的正房展廳,,都喜歡在名為“信義原”的中堂拍照留念,。
典雅威嚴的“信義原”中堂,設計布置追求情與景的交融,、意境的統(tǒng)一,,是木雕、核雕,、根雕,、牙雕、印鈕雕等領域的8位非遺傳承人集體智慧的結晶,。用料厚重的香案上,,卞春有的根雕化腐朽為神奇;精雕細琢的八仙桌旁,,葉堯良的木雕作品盡顯大氣沉雄,;龐晉斌的晉派內畫瓶點綴其間,恰有錦上添花之美,,“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傳統(tǒng)民居中堂的大氣和考究撲面而來,。
武振新是太原市信義原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的文創(chuàng)設計師,,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玻璃彩繪的傳承人?!安┪镳^將二進院主展廳免費提供給了信義原的8位非遺傳承人,,在這里,可以感受木雕和彩繪之美,,也給非遺技藝的保護,、發(fā)展帶來了更多機會,。”在武振新看來,,傳出去,,就是一種拯救與重塑。
“一枚微雕作品的完工需經歷選料,、畫樣,、雕刻、開臉,、打磨,、拋光等諸多環(huán)節(jié),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要求都非常嚴格,?!闭箯d里游客雖多但鴉雀無聲,孫興軼手持刻刀,,在果核上一點一點地挖著,,窸窸窣窣聲聽得很清楚。孫興軼是區(qū)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核雕藝術家,。
“一把雕刀一粒核,運籌帷幄見神功,?!痹诠盼摹逗酥塾洝防铮说袼囆g的描述讓人拍案叫絕,。孫興軼現(xiàn)場演示核雕技藝,,刻刀如舟,在弧形的水面上游走,,又如同在獨木橋上走馬,,或四蹄騰飛,或平步青云,,運刀走刃就是舟行舟止,,就是策馬勒馬。靈感滋養(yǎng)著核雕藝人,,形,、神、理,、趣環(huán)繞著刀鋒,,在方寸之間,在凸凹之險,。
研習核雕,,孫興軼心無旁騖,,恪守傳統(tǒng),注重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出《鴛鴦荷花圖》《赤壁賦》等一批富有新意的作品,,形成了詩、畫,、意的藝術風格,。
許多游客來到博物館看到孫興軼的核雕無不為之驚嘆,甚至有在太原的外國留學生慕名前來討教核雕技藝,?!罢莆蘸说窦妓嚥皇且怀幌湍軐崿F(xiàn)的。核雕缺少年輕人的傳承更是傳統(tǒng)文化面臨的現(xiàn)狀?,F(xiàn)在有了這個窗口,,我會竭盡所能把這門手藝傳播出去,讓更多人認識核雕,,了解我們的傳統(tǒng)非遺文化,。”在孫興軼眼里,,每一個作品都注入了情感,有靈魂的作品值得永久傳承,。
“博物館里陳列的每一個物件兒,都是晉陽文化的結晶,,更是一代代太原人心中的深深鄉(xiāng)情、濃濃鄉(xiāng)愁,。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太原工美人有責任去挖掘和展示深藏于傳統(tǒng)之中的非遺價值,,鼓勵它們融入不息的藝術創(chuàng)新源泉?!辈稍L中,,太原市城鎮(zhèn)集體工業(yè)聯(lián)合社副主任張國宏說,非遺的“味道”,,就像茶中的鐵觀音,,循序漸進,回味悠長,,是“品”,,不是“看”,要去感覺,,去咂摸,。如此不慌不忙,,自有一番滋味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