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太原五中龍城校區(qū)的大禮堂里,,一場完全有學生自己組織開展的戲劇節(jié)開幕。三個小時的時間里,,100多名學生把《哈姆雷特》《竇娥冤》《雷雨》等五臺經(jīng)典劇目搬上了舞臺,。而且五臺劇目的編劇、導演,、演員,、服裝、道具,、燈光,、舞美全部都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這是該校高中新課改后,,大語文教學中的重大改革,。

2020年開始,太原市成為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范區(qū),。作為高中新課改的國家級示范校,,太原五中嚴格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落實項目式教學,。首屆戲劇節(jié)應運而生,。

圖為學生在表演《哈姆雷特》
此次新課改的核心理念,就是要改變過去為考而教未考而學的現(xiàn)狀,,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以大單元、大項目,、大任務,、大概念為核心的單元主題教學,激發(fā)學生的真正學習和深度學習,。

圖為學生在表演《紅樓夢》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舞臺上體驗百味人生
表演是最好的體驗方式,。進入角色,在舞臺上展現(xiàn)出角色獨特的經(jīng)歷、氣質,、語言,,那一刻,學生可以在自己和文學之間建立一座橋梁,。

圖為學生在表演《鴻門宴》
在參與表演的過程中,,畢澤瑞同學強烈要求要飾演繁漪的角色,男扮女裝的扮相,,惟妙惟肖的演出,,給觀眾們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也給演員和觀眾帶來了不同的體驗,。

圖為畢澤瑞扮演的繁漪
生活就是教育 舞臺是最好的情境
按照新教材的要求,,教學中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以任務驅動的方式去學習,,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

《雷雨》中,,周萍和四鳳有親密接觸,,大家覺得不太妥當,于是想出用男女兩個同學分別飾演周萍,。

《竇娥冤》一劇中,學生們借用了歌曲《渡我不渡她》的曲調,,學生們自己填詞,,將竇娥的悲情與故事用歌舞的形式講述出來。
《鴻門宴》和《紅樓夢》兩劇甚至沒有劇本可以參考,,學生們參與了編劇,、導演、表演,、服裝,、道具、燈光,、舞美等舞臺劇所有工種全部過程,。這樣的項目式學習,讓學習和實踐合二為一,。

圖為學生表演《竇娥冤》
項目負責人陳潔老師表示,,通過近一個月的籌備、學習,、排練,,學生從中豐富了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豐富的情感體驗,豐富了精神生活,,觸發(fā)了更多思考,,這樣的教學過程雖然更辛苦但是也更有樂趣更值得去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