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年6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岢嵐縣視察,,在宋家溝村對周圍鄉(xiāng)親們深情地說,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黨中央就是要帶領大家一心一意脫貧致富,,讓人民生活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請鄉(xiāng)親們同黨中央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干,!
3年來,,宋家溝作為岢嵐縣農村特色風貌整治的“試驗田”,,憑借“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xiāng)愁”的新貌,,成功躋身國家AAA級景區(qū)、全國鄉(xiāng)村旅游重點村,、山西省100個旅游示范村之一,、中國美麗休閑鄉(xiāng)村。
然而,,熟悉岢嵐縣宋家溝的人都說,,這3年來宋家溝最深刻的變化,還是村民們有了自己的精神追求,。用宋家溝人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活得有了勁,人有了精氣神,,生活越過越有了滋味”,。
周老漢開心唱起了民歌
9月6日,宋家溝三棵樹廣場上,,歌聲悠揚,。一頭白發(fā)的周明則被游客們圍在中央,一曲《人說山西好風光》唱罷,,掌聲四起,。在游客熱情的要求下,他又清唱了一首《桃花紅杏花白》,。
愛唱敢唱也能唱,,這是現(xiàn)在的周明則。
而在大多數(shù)宋家溝人印象中,,周明則是個“悶嘴葫蘆”,。32歲那年冬天,一場意外事故,,年輕的周明則被砸斷了腰,。自己失去勞動能力不說,最小的女兒剛出了滿月,,又在醫(yī)院檢查出患上血管瘤,。父母身體不好,一家老老小小8口人,,里里外外全靠媳婦一個人忙,,日子只能靠“苦熬”,就這樣周明則早早愁白了頭,。
說起以前的生活,,周明則連連嘆氣,。家里窮,大兒子和二兒子都沒念成書,。剛滿18歲,,兄弟倆就出去打工了。他指著屋里客廳墻上掛著的大幅結婚照說:“這是三兒子的,,老大老二那會兒窮,,沒錢照這光鮮的結婚照?!?/p>
脫貧攻堅,,讓周明則看到了苦日子到頭的曙光。
幫扶干部來了,,幫他出謀劃策,,真心實意地幫,真金白銀地扶,。村子被確定為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后,,村里重新進行整體規(guī)劃,破房子,、舊院子悉數(shù)修葺一新,。
周明則不能干重活,扛著掃帚掃街沒問題,,村里安排他當上了保潔員。媳婦身體好,,應聘當上了護林員,。兩人一年穩(wěn)定收入近2萬元。
今年過年,,在外地的兒孫們都回來了,。一家人歡聚一堂,59歲的周明則看著滿地竄的小孫子,,呷了一口酒,,主動提出“給全家唱個民歌”。
這一唱,,就“唱成了癮”,。
周明則掏出他的智能手機,得意地說:“我現(xiàn)在有20多個唱歌的微信群,,開心,。”他還注冊了快手賬號,,有400多個粉絲了,。
趕上了好時光,,自己也要努力干。周明則已經(jīng)籌劃好明年翻新自家的院子,,將靠路的東墻拆掉,,蓋一排新房開飯店,搞農家樂,。他信心滿滿:一是到宋家溝旅游的人越來越多,,二是“咱兩個兒子都是廚師,做飯是拿手好戲”,。
王宏斌圓了“老板夢”
35歲的王宏斌回村,,有點“迫不及待”。2017年7月,,他就辭掉了太原一月6000多元的工作,,帶著愛人和咿呀學語的孩子,成為第一個從外地回到宋家溝的年輕人,。
“我覺得,,年輕人就得有點闖勁和干勁??礈柿司透?,堅持下去,準能成功,?!彼嗡值牡觊T口,王宏斌一邊用剪刀將嫩綠的豆角剪成窄窄的細條好曬干,,一邊和記者聊起了他的“老板夢”,。
說是店,其實就是他家的老院子,。
院子里,,正房門口擺著幾口粗瓷大甕,甕口用塑料布牢牢封上,。甕里是正在發(fā)酵的當?shù)靥禺a(chǎn)毛尖茶,。王宏斌自豪地說:“全是傳統(tǒng)的工藝,去年賣得很好,?!?/p>
西房臺階上,王宏斌的愛人和他父母正在收拾從山上采回來的山蘑,。用小刀刮干凈蘑菇上的泥土,,再將白胖的蘑菇切成片,放在簾子上曬,?!皶窀闪?,好的一斤能賣300多元,差一點的也能賣到150元左右,?!?/p>
當初看著兒子一家三口回來,王宏斌的母親鄭仙仙有些擔心,。兩代人,,兩個觀念一碰撞,鄭仙仙還是接受了兒子的觀點,,“一直走老路,,只能錯過新機遇,抓住了就是一片新天地”,。
當年到了年底,,事實證明王宏斌的決定是對的。
食材地道,,飯菜有特色,。很多游客來了,吃完贊不絕口,,還不忘拍照,,在朋友圈里給王宏斌免費宣傳。幾個月的時間,,就收入了上萬塊,。雖然不是很多,但“也達到了預期,,最主要是都能攢下來”,,不像在外面,說起來工資不低,,一月下來除去房租和日常開支,基本就是個“月光族”,。
在王宏斌的影響下,,從外面回到宋家溝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現(xiàn)在夜幕下,,燒烤攤前人流涌動,,停車場上有蹦迪的身影和小孩追逐嬉鬧的歡笑聲。
今年由于疫情,,來宋家溝旅游的人數(shù)同比下降不少,。王宏斌及時調整經(jīng)營思路,將閑置的廂房收拾出來,,精心布置成民宿,,收益不錯,。
回來3年,王宏斌不僅圓了自己的“老板夢”,,而且成為了預備黨員,。“黨員就意味著責任和義務,,要起帶頭表率作用,。”
他看準了村北一塊空地,,可以建成現(xiàn)代游樂場,。他笑著說:“這是我的個人想法,還在網(wǎng)上查資料搞市場調研,。等時機成熟了,,確實可行,整理好資料再給黨支部正式提出這個建議,?!?br data-filtered="filtered" /> 說起他在宋水街店門口剪豆角,王宏斌說:“這其實也算是我的一種營銷手段吧,?!眮硭渭覝下糜蔚娜耍芏喽际浅鞘欣飦淼挠慰?,他們對農村生活充滿好奇,,曬干豆角就是宋家溝人秋天家家戶戶要做的營生,“把我們真實的生活展示出來,,這樣的鄉(xiāng)村游更有魅力”,。
李愛蘭是個能干的“服務員”
生活是最生動的教材。
生活中,,繞不開家長里短,。村婦聯(lián)主席李愛蘭就是宋家溝村公認的“服務員”。40多歲的她笑著說:“我成天做的就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p>
2017年,宋家溝鄉(xiāng)全鄉(xiāng)14個村145戶265人陸續(xù)搬到了宋家溝村,。這些搬遷戶大多是老人,,來到了新的環(huán)境,住進新房,,水電齊全,,既欣喜,也有茫然。
李愛蘭說:“農村人最怕閑下來,,尤其是上了年紀,,一下子沒事干,心就容易發(fā)慌,?!奔由显乳L期生活在小山村里,見的人少,,話也不多,,到了宋家溝,每天各地陌生的游客來來往往,,就更顯得木訥,。
住在三棵樹廣場邊的70多歲的劉林桃大娘就是其中的一個。
李愛蘭就有事沒事找劉林桃大娘閑聊,。一次,,劉大娘看見她手中的鞋墊,眼睛一亮,。李愛蘭就手把手教起了她十字繡,。慢慢地,劉大娘打開話匣子,,說她看到每天人來人往,,自己會做涼粉,其實開個涼粉攤,,應該能行,。
李愛蘭直夸她有眼光。受到鼓舞的劉大娘成了宋家溝第一個賣涼粉的搬遷戶,。
“你好”“謝謝”,,這些簡單的日常用語從老人嘴里蹦出來,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李愛蘭就在旁邊幫忙招呼,。她說:“畢竟是面對游客,一定要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靠‘同情分’做不長久,,必須靠服務?!?/p>
看著劉林桃大娘一個人也能做成生意,,村里呼啦支起了十幾家涼粉攤,。和游客們說說過去,,談談現(xiàn)在,宋家溝人奮斗美好生活的心氣勁越來越足了。
3年來,,李愛蘭發(fā)現(xiàn),,老人們說家長里短的少了,越來越愛談電視里播報的各種新聞,。
家和萬事興?,F(xiàn)在村里回來的年輕人多了,李愛蘭又操心起婆媳關系,,在村里搞起了評選“好媳婦”活動,。敬老孝親在宋家溝蔚然成風。
李愛蘭說:“生活就是一點一滴的小事積累成的,,過得舒心了,,日子有了滋味,干啥事人也就有了勁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