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雁梅
王惠敏
今天是到武漢的第六天,,我在武漢優(yōu)撫醫(yī)院開展救治工作,,2月17日開始接收病人,多為養(yǎng)老院老年人,至2月20日19點共接診40人,其中90歲以上患者共7人,,占接診總數17.5%,年齡最大98歲,。
這幾天,,我的體會頗多:
首先是團體意識,整個山西醫(yī)療隊是大團體,,太原市10人團是一個小團隊,,大家互幫互助,互相鼓勵,,群策群力,,共同想辦法完善制度,迅速磨合,,捋順各種流程。
其次是我們工作的難度在于語言不通,,有的老人根本沒有辦法溝通,,躺在床上,吃喝拉撒睡都得醫(yī)務人員,。工作雖然辛苦,,但是心里覺得患病的老人更可憐,不良的情緒和疾病折磨著他們,。我們不斷地鼓勵,、安撫患者,反復溝通,,告訴患者我們共同的敵人是病毒,,要堅強,堅持就是勝利,,活下來才有希望,。
2月20日,王惠敏詳細地記錄下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00:27,,準備工作做好,,啟程去病房

00:32,賓館門口接送我們的車

00:33,,出發(fā)前合個影吧,,眼鏡涂了洗潔精,看不太清楚

00:53,坐在車上,,望向車窗外,,武漢的街頭靜悄悄地

1:00,到達醫(yī)院門口

1:01,,進入病房前,,合個影吧,畢竟每個班都是不同的“戰(zhàn)友”,,大家第一次合作,,加油!

1:09,,進入病房前的準備工作,,值班要求醫(yī)生一人進病房,一人在外面下醫(yī)囑,;護士外面留一人聯絡,。

1:19,醫(yī)生交接班,,39個患者,,4個危重癥,1個重癥,,戰(zhàn)況仍在繼續(xù)

1:49,,戰(zhàn)友已經穿戴好,簽名是為了好認,,還要我在他頭上寫上“帥”,。

1:54,5人進入病房,,互相鼓勵,,先明確分工,認識彼此,。加油,!希望病人越來越少,希望不要有新的危重病人,,希望患者都能挺過難關,。

1:57,我留在病房外面,,處理醫(yī)囑,,聯絡、請示上級,,做好后期保障,。

4:43,,工作伙伴,兩部手機,、一部對講機

患者以70-90歲以上老人為主,,吃喝拉撒睡都得醫(yī)務人員處理。給不能自理的患者喂飯喂藥,、翻身拍背,、扶著上廁所……雖然穿著笨重的防護服行動起來非常不便,工作的繁重程度遠遠大于預期,,但是沒有一個人退縮,,都是勇往直前。
6:00,,護目鏡雖然涂了洗潔精,,但早已是“霧里看花”。

9:59,,仍有危重患者在搶救,,給所有患者查房后,出艙,。
10:17,,下樓途中遇到其他省的戰(zhàn)友,雖然只能看清眼睛,,但相互鼓勵,。他們說,辛苦了,!我們喊,加油,!
10:18,,今天天氣很好,現在的我們又困又餓,,已經累到站不起來,,嗓子也啞了。蹲著留個紀念吧,,第一次雖然忙碌,,但是查房、搶救,、護理,、喂飯等均順利完成。

10:29,,回到賓館,,排隊消殺,。

11:41,回宿舍,,84泡刷手衣,,30分鐘。

11:58,,戰(zhàn)友幫忙打飯,,喝一口熱湯,胃舒服了好多,。
12:00,,得知同事又啟程了。我們一起加油,,堅決完成任務,。

大愛的山西人民送來了生活物資

雨后天晴的武漢,依然很美麗……

楊建鳳
全副武裝,,繼續(xù)前行,。
今天,流程基本熟悉,,申請了工號,,已排班,白班,、夜班一起值,。
檢驗作為幕后工作不為人知,常常被忽略,,但是危險性卻是非常大的,。氣溶膠的危害上升到了一定高度,呼吸道標本病毒含量之高令人恐懼,。而我們就是一群逆行而上之人,,以生命守護生命。

在實驗室中,,每個動作都要慢慢做,,只要動作幅度一大,包裹在防護服中的身體熱量就會散發(fā),,防護鏡就會染上霧氣,,導致檢測工作無法準確進行。穿上密不透風的防護裝備,,注意力高度集中,,不到1個小時就汗流浹背;呼吸防護面罩一層水汽,,會有缺氧感覺,;檢驗時實驗環(huán)節(jié)漫長,,步驟繁多,為了省防護服,,我們無論實驗時間多久,,都會堅持做完項目,發(fā)完報告,。在這期間不能吃東西,、喝水、上廁所,,這些對于檢驗者的體力,、耐力無疑是多重考驗。每次檢測下來,,整個人都精疲力盡,。
每當從實驗室走出,貪婪的尋找新鮮空氣的時候,,迎接我的卻是撲面而來彌漫著消毒液的氣味,,它時刻提醒著我戰(zhàn)疫沒有結束,需要我等繼續(xù)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