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不過是換了一個地方上班?!薄安皇轻t(yī)護偉大,,所有人都偉大,都在自己的崗位為祖國貢獻綿薄之力,,只是這個時期,,最需要我們?!薄|樸的語言,,真摯的感情,再配以歌曲《感恩的心》,。連日來,,一篇網名森予的山西援鄂醫(yī)護人員創(chuàng)作的美篇,感動了不少網友,。
連線女護士
記者打聽得知,,美篇的作者是省人民醫(yī)院手術室32歲的女護士趙青,是我省第二批援鄂醫(yī)療隊員,,目前正奮戰(zhàn)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院中法新區(qū)病區(qū)的抗疫一線,。2月6日,記者輾轉聯系到她時,,她坦言,,網上的美篇是自己的一篇援鄂日記,,在離家近1000公里的武漢阻擊疫情,內心受到的沖擊更大,,但只要走進病區(qū),,就會忘記害怕和勞累,像往常一樣有條不紊地工作,。
單位的電話
“趙青,,明天去武漢,行不行,?”2月1日晚,,單位的一個電話打破了家中的寧靜。父親頓時陷入沉默,,母親紅了眼眶,。
“行!”掛了電話,,趙青趕緊起身收拾行李,,忽然發(fā)現家里還有很多事情等著自己去做,內心也有好多顧慮和擔憂,。轉而再一想,,自己不是一直以來就想做些真正有意義的事情嗎?要去武漢,,這是自己的使命,!
疫情不等人
第二天一早,她先趕到醫(yī)院給當時還在住院的姥爺辦妥出院手續(xù),,安頓父母把老人接回家,;然后趕去參加動員大會和院內感染培訓;中午回家拿行李,,再趕回醫(yī)院與大家匯合,,一起趕赴機場,當天下午4時30分左右便飛抵武漢,;一下飛機,,坐車直奔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院中法新區(qū)病區(qū)……
一路腳步匆匆,與時間賽跑,,因為疫情不等人,,因為病魔從來不會等你準備好了再來。
我不是英雄
2月4日,,到達武漢的第三天,,經過前期的培訓、動員,、準備,,當天正式進駐病區(qū),,趙青的內心反而平靜了許多。
正如醫(yī)院首批援鄂醫(yī)療隊領隊王俊平主任所說:“我們就是換了個地方上班,!”
似曾相識的隔離病房,,熟悉的儀器嘀嘀聲,患者渴望的眼神,,一切的一切,,讓她忘記了害怕,忘記了辛苦,,在配合醫(yī)生治療之余,還安慰著有些焦躁不安的患者,。
在援鄂日記中,,趙青寫道:“所有人都稱我們?yōu)橛⑿郏腥硕假潛P我們勇敢……其實我并不想成為英雄,,也并沒有多勇敢,,只是有一顆跳動的心,流著熱騰騰的血,,我是真的熱愛中國這片土地,,同胞有難,我無法拒絕,。我也自私,,深愛我的小家,但我從了醫(yī),,就要治病救人……”
內心的祝福
落地武漢,,一路坐車去酒店,沒看到人,,也沒看到車,,高樓也沒有燈,趙青一時間真的想哭:我們車水馬龍的祖國大地呀,,怎么就成了這個樣子,!
她只是生病了,重感冒,;她只是按下了暫停鍵,,相信她,相信中國力量,!趙青這樣平復心情,,安慰自己。
她在援鄂日記中還寫道:“武漢是一座特別美的城市,,駐地就在長江邊,,早晨拉開窗簾,,日出江邊,鳥鳴蟲叫,,如果不是疫情,,我真想用腳步去丈量這座城市,用手撫摸那一棵棵香樟樹……武漢,,你現在戴著‘口罩’,,還有多少我看不到的美呀!我和戰(zhàn)友商量好,,等疫情過去,,再結伴前來擁抱你,看看龜山北路的涂鴉,,看看武大看櫻花的人比花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