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場視頻】
太原新聞網(wǎng)訊 1月19日上午,,由太原市文物局主辦,、太原市博物館承辦的《摶土成金——館藏明清瓷器展》和《盛世華容——邵仲節(jié)牡丹主題畫展》隆重開幕。


據(jù)了解,本次展覽面積約1900平方米,,其中《摶土成金——館藏明清瓷器展》面積為950平方米,,共展出200余件文物;《盛世華容——邵仲節(jié)牡丹主題畫展》面積為950平方米,,共展出87幅作品,。此次展覽充分展示了明清瓷器的典雅古樸和國花牡丹的飄逸風(fēng)骨,恰逢新春佳節(jié),,為廣大市民奉上一道豐盛的文化大餐,。



《摶土成金——館藏明清瓷器展》位于太原市博物館2層4號展廳,,通過精選館藏明清瓷器精品,分為三個單元進行展示,。第一單元:仿古采今,、蔚為大觀,主要展示明清瓷器品種,。明清時期,,瓷器生產(chǎn)空前興盛,產(chǎn)品種類繁多,。僅彩瓷就分為釉上,、釉下和釉上釉下混合彩三大類,各類之下諸色品種數(shù)不勝數(shù),。第二單元:古今之式,、備諸巧妙,主要展示明清瓷器器形,。商周時期,,我國就出現(xiàn)了原始瓷器。因瓷器釉色光潔,、耐酸,、耐腐蝕,故多用于飲食,。漢代瓷器生產(chǎn)步入成熟,,自此之后,瓷器功能不斷擴大,。祭祀,、陳設(shè)、盛儲,、飲食,,日常生活各個方面都能見到瓷器的影子。明清時期,瓷器應(yīng)用更為廣泛,,器形更為多樣,,各種傳統(tǒng)器形都有新變,令人耳目一新,。瓷器在實用之外更具美感,,是功能與藝術(shù)的完美結(jié)合。第三單元:圖必有意,、意必吉祥,,主要展示明清瓷器紋樣。明清瓷器紋飾豐富,,人物,、動物、植物,、山水以及格式化圖案應(yīng)有盡有,。這些紋飾不僅題材豐富,繪制精美,,而且常用諧音和象征手法寄托吉祥的寓意,。

《盛世華容——邵仲節(jié)牡丹主題畫展》位于太原市博物館2層3號展廳,本次展覽共分兩個單元展開,。第一單元:《錦繡盛世一畫中》,,主要展示大幅牡丹畫。從古至今,,牡丹便被無數(shù)文人墨客喻為國花,,尤其是牡丹飄逸的風(fēng)姿、鮮艷的色彩以及富貴的華容更是象征著盛世中國那種蓬勃向上的精神風(fēng)貌,。第二單元為《萬象神州一屏同》,,主要展示條屏牡丹畫。條屏,、斗方作為國畫特有的表現(xiàn)形式,,在特定而有限的空間中詮釋萬物的美感。


今后,,太原市博物館免費對外開放,開放時間為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場),。春節(jié)到元宵節(jié)期間,,太原市博物館還將舉辦《賞純凈典雅顏色釉、繪玲瓏纖纖小茶碗》《花開上元時燈映盛世節(jié)——賞牡丹,、做花燈,、猜燈謎》等系列教育活動,感興趣的市民可自行前往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