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一百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年接續(xù)奮斗,用青春之我創(chuàng)造青春之中國,、青春之民族。
回顧中國青年百年奮斗史,“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理念早已深刻融入中國青年的血液中,,他們滿懷對祖國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積極投身黨領(lǐng)導的革命、建設,、改革偉大事業(yè):
19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13名代表平均年齡28歲,;

1935年,,《義勇軍進行曲》譜寫而成,曲作者聶耳23歲,;

1947年,,年僅15歲的劉胡蘭慷慨就義;

1955年,,44歲的錢學森克服重重障礙,,回國效力;

1984年,,24歲的“鐵榔頭”郎平幫助中國女排拿下奧運會冠軍,;

2013年,18歲的新疆女兵如克亞木首登“遼寧艦”通訊作業(yè),;

2017年,,“復興號”京滬高鐵首發(fā),設計團隊平均年齡37歲,;

嫦娥團隊,、神舟團隊平均年齡33歲;北斗團隊平均年齡35歲……
“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
五四青年節(jié)之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重磅微視頻《青春中國》,,致敬生機勃發(fā)的青春中國,致敬奮斗中的中國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