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雇用七八十歲的老人當“藥托”,市價200多元的保健品冒充“神藥”賣2000多元……近日,,迎澤區(qū)法院在全國開展為期100天的“保健品”市場亂象專項整治行動之際,,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涉保健品詐騙案件,關某,、白某等22名被告人涉嫌詐騙,、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出庭受審。據了解,,這是我省庭審的首例保健品冒充藥品案,。
2018年5月,,患有免疫系統(tǒng)疾病的傅大姐接到一名自稱藥業(yè)公司業(yè)務員的電話,對方聲稱公司回饋老客戶,,可以贈送一個血壓計,。隨后,業(yè)務員派車將傅大姐和另外兩名“病友”接到公司辦公室,,傅大姐最終在業(yè)務員和“病友”鼓動下,,花1萬多元錢買了5盒“特效藥”。
事后,,傅大姐得知自己買的其實是保健品,,便向公安機關報了案。警方破獲這起以保健品充當藥品詐騙老年人的系列案件后,,抓獲關某,、白某等22名團伙成員。該團伙共有14女8男,,年齡最小者25歲,、最大者81歲,其中7人為65歲以上,。
公訴機關指控:2017年3月,,時年35歲的關某注冊成立山西得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擔任法定代表人,、股東、執(zhí)行董事兼總經理,,白某某(在逃)系股東,,經營范圍為食品、保健品銷售,。
隨后,,關某以每盒200余元的價格購買“沙棘多肽”“熙太樂”保健食品為道具,糾集被告人白某,、靳某等充當業(yè)務員,,招聘81歲的被告人張某、78歲的被告人胥某等人當“藥托”,,雇用被告人閻某為出納,。該團伙采用體驗登記、發(fā)放傳單,、購買等方式獲取老年人信息,,冒充藥業(yè)公司、藥品協(xié)會工作人員,,聲稱贈送血壓計,、米,、面、油等,,專車接送誘騙受害人到公司后,,再誘騙大家高價購買“神藥”。期間,,“藥托”冒充患者與受害人套近乎,、冒充醫(yī)生騙取受害人信任,業(yè)務員則謊稱藥品稀缺,、多買才能享受批發(fā)價,。為掩人耳目,該團伙禁止受害人帶走外盒包裝,,先后詐騙錢款134萬余元,。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被告人王某明知被告人邱某購買公民個人信息用于違法活動,,仍6次向邱某出售公民個人信息近2700條,,非法獲利9000元。
因案件社會影響較大,,群眾關注度較高,,且涉案人數(shù)眾多,迎澤區(qū)法院為庭審做了全面準備,,考慮到多名高齡被告人身患疾病,,還安排法警做好保障,并聯(lián)系救護車全程值守,。由于準備充分,,原本需要兩三天的庭審一天內順利完成,控辯雙方就案件事實,、證據等發(fā)表了意見,,22名被告人分別作了最后陳述。法院將擇日宣判,。